临汾新闻网讯 霍州市壮瀚养殖专业合作社占地面积63亩,自创办以来累计投资1700万元,先后建成了高标准的办公生活区、养殖生产区、饲料加工区、畜禽粪便处理等繁育、养殖、加工设施,成为霍州乃至临汾技术一流的规模化生猪养殖企业。合作社创始人、民营企业家刘记红说:壮瀚养殖场的发展壮大,每一步都离不开霍州信用联社的大力支持。
雪中送炭 培育“优质客户”
壮瀚养殖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2年,创建初期生猪存栏只有100头左右,由于规模小,各方面设施、管理都不规范,经营效益不高。经过一段时期的运营,合作社在技术、管理等方面积累了经验,对市场也有了信心,扩大规模成为股东们的共识。
“锦上添花容易,雪中送炭难”。数百万元投资仅靠股东们的家庭积蓄难以解决,民间融资利息太高,一时间解决资金投入问题几乎成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时,养殖场的窘迫在三教信用社信贷员进村入户摸排中被发现。经过信用社管理层进一步实地考察、研究,首笔240万元的支农贷款于2014年发放到位。合作社利用这笔资金扩大场地、建设猪舍、增加养殖数量,合作社的规模大了,效益明显提升。回忆起当时的情况,刘记红深有感触地说,如果没有当时的240万元贷款,我们就错失了发展机会,合作社就不会发展这么大、这么好!
2017年,生猪市场迎来一个历史上少见的不稳定状态。猪肉价格时高时低,导致生猪出栏时间不固定,饲料、管护等成本投入却一刻也不能耽误。养殖场出现了经营困难,资金链随时有断裂的危险。包联的信用社客户经理获悉这一情况后,主动上门服务。客户经理与刘记红一项一项分析面临的困境,探讨养殖市场固有的风险与波动规律,结合农业产业化发展前景,找出危机中存在的商机,帮助刘记红树立经营信心。双方形成共识后,霍州联社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风险控制措施,决定再次为养殖场发放180万元的贷款救急。经过一周的加班加点,信用社用最快的时间完成了审批程序,使资金及时到位。在信用社的支持下,刘记红渡过了难关,养殖场的经营状况果然越来越好。到次年市场旺季,养殖场连本带息还清了贷款。
谈及养猪场的发展进程,刘记红深有感触地说,在支持农业发展方面,信用社作用最大;幸好有信用社在支农业务上的方便、快捷,才让养殖场顺利渡过难关,霍州联社就是我们农户的“及时雨”。
现在,霍州壮瀚养殖专业合作社拥有现代化的猪舍10000多平方米,生猪存栏量达到4000余头。其中,繁育母猪480余头,每月可繁育幼崽900余只。养殖场每月销售收入达150万元、净利润50余万元。刘记红不但成了远近闻名的致富能人,而且成了霍州联社的优质客户。
不忘初心 引领群众致富
壮瀚养殖专业合作社的成功,带动了周边养猪业的兴起。附近村民对养殖场的效益看在眼里、学到心里,纷纷在自家的小院建起了小型猪舍,就近在合作社购买小猪,“搭车”购买饲料,“沾光”享受技术服务。
刘记红说:“自己富不算富, 带动周边的乡亲们致富才是真的富。”他始终不忘初心,在方方面面为乡亲们养猪提供服务。在收购玉米的季节,合作社的玉米收购价格比市场高出一大截,“外地收购商给出每公斤1.86元的价格时,我们合作社是2.06元”。村民养猪遇到技术难题,刘记红“今天的事不推到明天”,不遗余力地给予帮助。生猪市场有了什么变化,刘记红及时把信息带到村里,与大家一起合计、商议。
这种良性的循环,也让信用社的作用在农村发挥到了最大。周边村民发展意识增强了,从事农业生产过程中遇到资金难题第一时间就想到农信社。
锦上添花 抢抓发展机遇
10月24日,服务壮瀚合作社的三教信用社客户经理再次来到合作社,与刘记红深入交流企业经营状况,探讨猪肉特殊行情给生猪养殖带来的发展机遇,了解刘记红下一步的打算。
通过交流,让刘记红再次想到抓住机遇,扩大规模。次日一大早,三教信用社主任和客户经理一起上门服务……
短短三天后,又一笔228万元贷款达成协议,合作社将利用这笔资金扩大规模、提质增效。从240万元贷款,到180万元贷款,再到228万元贷款……壮瀚合作社在农信社的支持下,一步步发展壮大,三教信用社金融业务也实现了良性循环。
记者 刘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