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州发电厂:改革不止步 创新增效益

2021-04-01 09:12:01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临汾新闻网讯 国电华北电力有限公司霍州发电厂霍州电厂(下文简称“霍州发电厂”)位于霍州境内,是国电华北电力有限公司内核发电企业。该电厂装机容量120万千瓦,现有职工815人。曾获临汾市五一劳动奖状、全省“五小六化”竞赛活动优胜单位、临汾市“安康杯”竞赛安全明星企业等荣誉称号。近年来,在推进高质量转型发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开展困难职工解困脱困、服务社会等方面均有建树,获得了2020年度省五一劳动奖状。

  改革发展当“先锋”

  作为我市的重要电力企业,近年来,霍州发电厂结合企业实际找差距、补短板,在改革发展创新上下功夫,持续扭转局面,为企业当好地方建设排头兵打下坚实基础。2019年,该厂全年累计发电量完成56亿千瓦时,实现连续安全生产2900天,近3年贡献税收2.8亿元,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过去几年,霍州发电厂在抓生产、抓效益的同时,以改革的眼光谋求长远发展,把安全环保作为一切工作的基础,连续投入巨额资金,引进相关人才,着力推进企业安全、高效、清洁生产。

  为响应国家节能减排工作,霍州发电厂积极推进超低排放改造工作,并将机组超低排放改造项目设为重点项目,从设计、造型、招标、施工、验收等方面实施全程管理。改造升级后,烟尘、二氧化硫等各项排放指标全部减至标准值内。

  “打造‘低碳霍电’是我们追求的目标,近年来,我们在环保项目上连续投入1.67亿元,实现两台机组超低排放改造,完成封闭煤场棚化、灰场加装子坝、脱硝精准喷氨改造等项目,全年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达标排放率均为100%。”霍州发电厂工作人员表示,“‘低碳霍电’是一次改革,在这次改革过程中,除了对设备、设施、硬件仪器进行了升级改造外,我们的经营团队,也找到了新的市场,打开了新的局面,为企业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技术创新有“大匠”

  近年来,霍州发电厂为调动职工经济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开展了多项技术比武活动,打造了“五小”竞赛、安康杯、标准化班组建设、劳模创新工作室四大工会品牌,激发职工首创精神。

  周玉东,是霍州发电厂生产技术部主任,作为企业生产成本和技术管理的部门主管,他经常深入生产一线,深思技术革新之道。霍州发电厂的一些设备存在着耗能问题,针对现状,周玉东制定了对标管理、设备缺陷考核管理、修旧利废管理等管理办法;主持推进能源在线监测系统等节能改造项目,彻底扭转了生产车间部分设备渗漏点多、能耗高、设备治理标准差等问题,已基本消除了该厂自2015年起存在的阀门内漏现象,年均修复设备价值达100万元。

  在霍州发电厂内,和周玉东一样勇于创新的人,还有很多。霍州发电厂的领导班子深知创新精神的重要性,连续多年都会对每季度在本职工作、创新工作、服务群众等方面表现优秀的党员职工,授予“党员之星”的称号。运行部职员刘志军,就是该厂2020年度第一季度的“党员之星”,在一次交接班中,他发现1号机1号EH油泵泵体底部运行时严重漏油,凭借以往的经验,他对一些部件进行了改良,彻底消除了这个安全隐患。在平时的工作中,刘志军还积极为青年职工答疑解惑,传授实践经验,先后培育出十多名技术过硬的徒弟。

  勇于担当树“品牌”

  霍州发电厂作为我市重要的电源支撑点,始终把企业持续健康发展、促进和谐稳定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打造“负责任、有担当、可信赖”的企业品牌形象。

  霍州发电厂不断加强民主管理,召开职工代表大会及多次职工代表组长联席会,审议内养制度、职工保险等关系职工切身利益的重要事项,维护职工合法权益。2019年度累计帮扶困难职工、发放救助金及慰问金累计超60万元,让企业职工充分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霍州发电厂抓实抓细各项防控措施,对在岗职工、异地返岗人员、外委人员全方位跟踪管控,严守疫情输入防线,使得全厂职工、家属及外委队伍无感染病例,切实保证了职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疫情防控期间,霍州发电厂还慰问了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工作人员,累计发放抗疫物资、慰问品、慰问金16万余元,组织职工党员捐款5万余元,以实际行动践行中央企业的社会责任。

  改革有成果,企业有担当。多年来,霍州发电厂秉承服务民生、报效社会的企业使命,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推动地方社会经济繁荣发展,在历史长河中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2020年,霍州发电厂荣获省五一劳动奖状——殊荣背后,是坚持不懈的奋斗;成绩面前,有舍我其谁的拼搏。

  记者 杨全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