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捐赠现场,46家企业踊跃参与,奉献爱心;捐助箱前,捐款的队伍排起了一条长龙,机关干部、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将一笔笔饱含关爱之情的善款投入捐助箱,现场共收到善款197万元……9月1日,由霍州市委、市政府主办的“赓续百年初心 担当育人使命”2023年“四类”贫困家庭学生救助暨爱心助学大会在霍州中镇文化广场举行,这是该市连续15年举办爱心助学活动。
来自该市的机关干部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纷纷慷慨解囊捐助善款,使困难家庭学生圆了上学梦。
受助大学生王悦然说:“感谢各位领导和各界爱心人士的关爱,我会将这份温暖永远铭记于心,学好新知识、掌握新本领、增长新才干,成为品行优良、学业精深的有用人才,多关心家乡的建设和发展,在外做好家乡‘代言人’。”
“爱心助学活动如雪中送炭为我和家人带来了温暖,让我重燃希望的火炬。这些助学金解了我的燃眉之急,圆了我的求学梦。”受助大学生杨云彤说,“我将尽己所能,回报家乡,回报社会的关爱和期待,以实际行动谱写无愧于历史和时代的青春赞歌。”
自2009年开始,该市出台“四类”困难家庭学生救助实施方案,将城乡困难家庭中失去双亲、单亲亡故、父母一方重病卧床、本人重大残疾“四类”困难学生列为救助对象,积极动员社会力量,且逐年加大救助力度,先后设立了市爱心助学基金、京霍情爱心助学基金等,建立了以政府主导、民政牵头、社会力量参与的救助格局,确保每个孩子都能上得起学、上得完学、上得好学。15年来,该市累计募集资金1600余万元,救助困难学生2445余人。
“15年来,我市爱心助学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响应,越来越多的企业、团体和个人踊跃参与,传递爱心,回报社会。”霍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可新表示,爱心助学已经深入人心、蔚然成风,成为霍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窗口,成为霍州民生工程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近年来,霍州市坚持“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工作理念,聚焦乡村振兴、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大力实施民生工程,不断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扎实开展城乡低保、特困供养、临时救助等工作,建立了社会救助“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的“一站式”即时结算机制,落实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切实把困难群众的底线兜住兜牢,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提升人民幸福指数。
记者 范韶华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