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县:7乡镇打响减密间伐战 苹果之乡冬闲变冬忙

2016-01-08 10:12:37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地冻天寒,正是修剪苹果树的好时节,拥有“苹果之乡”美称的吉县,随处可见果农们忙碌的身影。今冬,吉县咬定“减密间伐”1万亩这个目标,把冬闲变成了冬忙。

  十多年前,吉县苹果栽植大都按3米×4米进行,这样一亩地有55树果园,树龄到了15年以上后,树密、枝密,果树之间争水争肥争阳光、授粉也差,造成营养不良,果个小、红度不够,整体质量差,与市场需求格格不入,影响到价格和效益。2013年,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减密间伐”的战略决策,从此拉开了果园“革命”的序幕。

  “减密间伐”最早是从东城乡社堤村推广开的,随后在各乡镇推行开。

  东城乡柏东村果农陈武忠在2013年冬季对自家的果园进行了“减密间伐”,现在果园由原来的270棵树减为200棵。树虽然少了,但通风透光好了,劳动力也减轻了,2014年,他家苹果再次获得大丰收,因为红度好,果个大,果面干净,在苹果成熟采摘的前五天,他家果园迎来了县四套班子观摩、老干部观摩,本乡、本县各乡镇600多名果农观摩和大宁县200名果农的观摩,看了他家的苹果大家都说好,纷纷向他取经。

  中垛村有个叫强勤忠的果农,一亩地只留30棵果树,精心管理,科学施肥和修剪,7.5亩地收入达到18万元,一亩平均效益达到2.4万元,成为全县亩均效益的冠军。中垛乡以此为典型,让全乡果农认识到“减密间伐”的确能增产增效,果农“减密间伐”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连续两年实施“减密间伐”2000余亩。

  吉昌镇上东村是全县果业专业村,村里有3000多亩果树。从2015年12月下旬起,村里打响了“减密间伐”战役。镇党委书记郭东舟和县果业服务中心主任丁春刚坐镇指挥,从村委会主任曹旭亮的4亩果园开始,随着一阵阵电锯声,一棵棵果树应声倒下。

  目前,吉县所辖的吉昌、东城、中垛、车城、文城等7个乡镇“减密间伐”战役纷纷打响,该县到处呈现出冬忙景象。(陈健翔)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