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2015年,吉县按照精准扶贫总体思路,积极组织实施连片开发试点项目及扶贫移民搬迁、光伏扶贫、金融扶贫、精准扶贫、百企千村工程,取得可喜成效,实现了10个贫困村摘帽和8000余人口减贫。
2002年吉县被确定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12年被列入吕梁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全县11万总人口中就有9.4万是农业人口。2015年11月,该县扶贫部门开展了建档立卡回头看工作,按照3000元标准摸底排查统计,全县共初步识别出贫困村51个,贫困人口8775户、23430人。
近年来,吉县县委、县政府一班人,一任接着一任干,咬定扶贫不放松,以产业扶贫为抓手,以贫困村和贫困人口为主要扶贫对象,累计投入7000余万元财政扶贫资金,分别组织实施了41个村整村推进项目、31个村连片开发试点项目、10个村彩票公益金项目等产业扶贫项目,重点从果园接水灌溉、果园田间路硬化、果园防雹网搭建、太阳能杀虫灯安装、果园管护房配套等方面进行苹果标准化示范园建设,全面改善果业生产基础设施条件,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逐步增强,经济收入水平连年提升,苹果年产量达18万吨、果农人均收入达6000元,有力地促进了低收入家庭的稳定脱贫。
吉县被列为全省金融支持特色产业发展富民扶贫工程试点县两年以来,该县扶贫部门在全县范围内加大宣传动员力度,充分调动广大农户积极参与金融扶贫。与信用合作社紧密配合,开设了风险补偿金专户,注入风险补偿金500万元,协议撬动4000万元以上信贷资金用于产业扶贫,瞄准各阶段产业发展需求对贫困户予以重点扶持,有效解决了群众生产资金及农业企业流动资金短缺的问题。截至目前,已累计发放富民贷(贫困农户小额贷款)2101户、5056万元,发放强农贷(龙头企业贷款)5145万元,金融扶贫放贷金额全省遥遥领先。
在总投资1000万元的连片开发试点建设项目上,该县实施有机苹果示范基地建设720亩,果园减密间伐875亩,老果园改造450亩,果园田间路硬化12公里,果园防雹网搭建300亩,太阳能杀虫灯安装400盏,果园生产管理操作间建设125间,扶持龙头企业及市场体系建设4个,专业合作组织2个,培训工程2400人次。
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贫困革命老区小型公益设施建设项目共涉及5个乡镇、10个行政村,覆盖4878户、15162人,其中贫困户2322户、7678人。该县实施了果园田间路硬化44公里,辐射果园面积12000余亩;建设兰村、山头灌溉蓄水池及提水工程配套建设2处,辐射果园面积3000亩。
作为2014年全国首批30个光伏扶贫试点县之一,吉县将光伏扶贫作为实施精准扶贫的一项重大举措,变“输血型”被动扶贫为“造血型”主动发展,实施村级100kw光伏发电项目21个,总投资1716万元。目前,屯里镇窑渠村、壶口镇留村2个100kw光伏发电项目已建成并网运行,其余19个村光伏发电站主体建设已全部完工。与此同时,去年该县还实施了易地扶贫搬迁工程,两批次2500人移民户房屋主体工程建设已全部完成,主体完工率100%,已有241户、858人入住。
在教育扶贫上,该县瞄准精准扶贫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使用财政扶贫资金129.05万元,实施大学生教育扶贫和雨露计划工作,690名贫困学生得以接受良好教育。同时,该县扶贫局委托县果树研究所等部门开展新兴职业农民培训5个班次、1000人次。
今年,该县在大力推进光伏扶贫、金融扶贫易地搬迁等传统扶贫工程的基础上,还将着力做好电商扶贫、旅游扶贫等新兴产业扶贫开发工作,多措并举狠挖“穷根”,凝心聚力促进精准扶贫。(陈健翔)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