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县打造脱贫“三色品牌”

2016-11-16 10:49:29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2017年,吉县要率先实现全面脱贫,为了打赢这场“战役”,该县以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导,紧密结合吉县实际,精心打造苹果、生态、壶口“三色品牌”。

  打好红色苹果牌。吉县拥有“苹果之乡”的美誉,苹果种植面积28万亩,产值8亿元,苹果产业已成为带动全县经济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的“王牌产业”。该县在苹果生产上,以创新苹果生产经营理念为切入点,以“规模可观、品质绝佳、效益一流、山西领先、享誉全国、世界知名”为目标,以“绿色化、有机化、品牌化”为路径,全力提品质、创品牌、增效益,做强做优吉县苹果。一是突出“优”,抓好提质升级。稳步推进果园“减密间伐”措施,进一步围绕“有机”,在“绿色、天然、无公害”上下工夫;进一步围绕“品相”,在“型正、色艳、个均”上争一流;进一步围绕“品质”,在“香、甜、脆、爽”上做文章;进一步围绕“品味”,在“富硒、富锌、SOD”上创特色,全面提升吉县苹果的独特风味和文化内涵,以高品质的产品占领市场。二是突出“广”,做好营销宣传。统一宣传口号,利用高速公路广告牌、各类媒体大力开展宣传,利用各种展销会、农产品推介会全面进行推介,进一步提升吉县苹果的知名度,扩大市场份额,把吉县苹果打造得更红、更火、更响亮,持续提升吉县苹果的品牌价值和市场竞争力。三是突出“强”,打造特色品牌。由果业服务中心牵头,果业协会具体负责,统一包装形象,设计既高端、大气、美观、实惠、实用,又兼具宣传、防伪功能,集中展现吉县苹果营养价值和整体形象。工商、质监部门发挥作用,严厉打击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苹果营销行为,教育引导果农、果商诚信经营,信赢天下,共同保护好来之不易的“金品牌”,让吉县苹果的名气更加走红,让吉县老百姓的日子过得更加红火。

  打好绿色生态牌。森林覆盖率达47.2%的吉县,山川秀美,生态良好,县委、县政府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重要工作来抓,进一步把绿色生态优势做大做强。一是让山更绿。该县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继续实施封山育林、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等造林绿化工程,持续提高森林覆盖率,将吉县打造成为远近闻名的生态绿色“大氧吧”。二是让天更蓝。坚持绿色、环保、高效的价值导向,“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严把污染企业入口关,确保全年二级以上优良天气在350天以上。三是让水更清。加大水资源保护力度,积极发展有机农业,强化土壤污染防治,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让绿色天然始终成为吉县的“底色”,成为吉县的“名片”。

  打好黄色瀑布牌。举世闻名的黄河壶口瀑布位于吉县境内,发展旅游得天独厚,经过数十年的开发建设,已把壶口打造成为了享誉中外的世界级旅游品牌。在倡导发展全域旅游的大背景下,吉县按照“黄河文化旅游龙头、国家级旅游强县、世界旅游目的地”的发展定位,倾力把全县的旅游产业推向一个新高度。一是舞起旅游的“龙头”。坚持“发展大旅游、形成大循环、开拓大市场、形成大产业”的发展思路,加强壶口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景区的绿化、亮化和美化,全力推进壶口景区5A级创建工作,不断提升壶口形象和影响力。二是抖起全县旅游的“龙身”。突出旅游循环圈这个重心,以县城、人祖山、壶口景区为游客集散中心,重点打造三个旅游循环圈,即:全县旅游大循环圈、人祖山旅游小循环圈和壶口旅游小循环圈,形成山水风光游、历史文化游、民俗风情游、考古寻根游、农业观光游、休闲度假游“六位一体”的多元发展格局。三是摆起全县旅游的“龙尾”。积极推进全域旅游,打造一批具有黄土风情特色的旅游度假村、别墅、窑洞、农家院、采摘园,大力度推进乡村旅游,实现“乡乡村村有景点,山山水水留游客”,把吉县打造成为功能齐全、服务周到、游客满意的区域旅游集散中心,切实激活该县旅游这条“金龙”,进一步加快从旅游资源大县向旅游经济强县迈进的步伐。目前,吉县不少乡镇纷纷办起民俗村,发展生态旅游,乡村旅游已成为新的旅游亮点。(陈健翔 陈泽)

 

     

责任编辑:实习生王楠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

相关阅读

    本文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