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发力“拔穷根”
——吉县屯里镇精准扶贫工作纪实
临汾新闻网讯 扶持贫困户建起乐村淘电商平台,发展电商扶贫;发展苹果1.5万亩、蔬菜4000亩,推进生产脱贫;举办小吃品尝、小城镇游园、原始森林徒步游等文化旅游活动,发展旅游脱贫;2016年全镇已有建档立卡贫困户358户1008人实现脱贫……脱贫攻坚贵在精准、重在精准。近年来,吉县屯里镇党委、政府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按照精准扶贫“三重三保证”工作标准,精准发力、精准施策,脱贫攻坚首战告捷。
改善基础条件铺好发展路
屯里镇的贫困户大多住在偏远的土窑洞里,该镇按照全县易地扶贫搬迁的要求,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实施了建档立卡贫困户203户366口人、非建档立卡户317户1023口人的易地搬迁工程。目前,开工率达90%以上,其中建档立卡户已完工129户。
该镇紧紧抓住国家新一轮退耕还林及沿黄贫困县生态治理保护等政策机遇,给予精准扶贫退耕还林户每亩2300元优惠补贴,吸收42名贫困劳力参与造林工程,把55个护林员岗位优先提供给建档立卡贫困户。
屯里镇村民大多都是河南、山东移民,为人忠厚、勤劳能干。该镇瞄准当前家政服务市场紧俏这一商机,成立“巧娥家政服务公司”,吸收60余名贫困家庭妇女从事家政服务,业务覆盖全县,扩大到周边县(市、区),发挥妇女在增收脱贫致富中的“半边天”作用。
调整产业结构铺好致富路
该镇立足当地土地、水资源丰富、产业基础好的优势,按照山地苹果、小杂粮、川地蔬菜的规划,带领群众通过发展特色农业增收脱贫。目前,全镇已发展苹果面积1.5万亩,蔬菜面积4000亩,以小米为主的小杂粮面积4500亩。
该镇依托区域便利,借力临汾邮政物流平台,扶持1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建起乐村淘电商平台,打开当地特色产品的外销市场,开阔村民的眼界。
该镇积极建设美丽乡村、发展全域旅游,依托当地资源、产业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推出了屯里川生态观光、休闲采摘、民俗体验等文化旅游活动,打造太度“厚川味道”体验地和德孝文化教育基地。2016年国庆黄金周期间,10个主题小院和29个特色美食摊位接待游客2万余人次,收入50余万元。
屯里镇拥有丰富的煤炭、煤层气、光能、风能、生物能等资源。该镇按照县上提出建设屯里工业园区的发展战略,推进中石油煤层气开发利用、华晋明珠煤业扩能改造等工业项目,引进实施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生物质发电等新能源项目。
关心困难群众铺好民生路
该镇坚持把发展教育事业、提高贫困人口就业创业能力作为贫困家庭实现稳定增收脱贫的根本性措施,对全镇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阶段的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住宿费;对贫困家庭的在校大学生采取“雨露计划”、政府无息贷款、发动企业和社会爱心人士结对帮扶的办法,保障每一名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对贫困家庭的大中专毕业生采取企业用工安置、扶持自主 创业的办法,保障他们就业有岗位、创业有门路。
该镇对114户126名无劳动能力、无经济来源、无安全住房的贫困户采取社会保障的办法兜底脱贫,做到农村低保、五保政策向这一群体倾斜,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大病保险政策向这一群体倾斜,保障他们不再因病返贫;集体经济收益、光伏发电收益向这一群体倾斜,切实提高兜底保障的能力;今年将统一规划建设集中安置房,保障全镇村民一起稳定脱贫。
该镇高度重视各级帮扶单位和帮扶干部在脱贫攻坚中的能动作用,精准确定各村驻村单位、精准选定各户帮扶干部。2016年,省、市、县16家帮扶单位和80余名帮扶干部包联驻村,结对驻户,精准开展帮扶工作,有力助推脱贫攻坚工作。
脱贫攻坚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该镇负责人表示,将以推进贫困人口增收为核心,牢牢把握“六个精准”,扎实推进“五个一批”,进一步大力实施扶贫工程,强化帮扶措施,切实增强内生发展动力,形成扶贫强大合力,紧紧依靠全镇人民和全社会的力量,决胜脱贫攻坚,建成小康屯里。记者 范韶华
责任编辑:张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