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1月30日(正月初三)
地点:吉县吉昌镇西关村大队结子沟村
人物:窦秀梅全家
核心阅读:大红灯笼高高挂,全家共享团圆年。正月初三11时许,58岁的窦秀梅和家人们一边忙着张罗中午的“团圆饭”,一边回望过去,细数着2016年的开心与感动。
住上新房心里乐
过去的一年,对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窦秀梅来说,最开心的事情莫过于告别了久居30多年的旧瓦房,搬进了宽敞明亮的二层小楼。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家庭,通过我们夫妻俩的共同拼搏和努力,简单而平凡的小日子也过得越来越红火了。”窦秀梅高兴地说,2014年,推掉了原先的老瓦房,他们盖起了一幢二层楼房,去年正月,装修完毕后,迁入新居的第一天,窦秀梅激动得彻夜未眠。
“楼上楼下、电脑电话、卫浴橱柜、餐桌沙发,城里人有的咱家都有,160平方米的家真正成了全家人的温馨港湾。”窦秀梅说,政府推出的一项项惠民政策,让农民的收入日渐提高,生活越来越好,幸福指数好比“芝麻开花节节高”。
不仅如此,令窦秀梅欣慰的还有远在北京的女儿、女婿圆了住房梦。大学毕业入京至今,二人从一间几十平方米出租房的“蜗居”生活,到去年5月购置了一套140平方米的高层新房,一对北漂8年的小夫妻,终于在大城市有了自己的家。
异乡表姐寻亲情
对于窦秀梅来说,今年的春节可谓是喜事连连。除了女儿分娩后回娘家过年外,武汉表姐的意外“空降”,也让全家人感到一份久违的亲情。
“我的母亲是秀梅的姑姑,40多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姐妹间断了联系,但回想起在一起的时光,内心的感动依然无法言喻。”拉着窦秀梅的手,60岁的贾桥不禁眼眶有些湿润。
贾桥说,自己老家在武汉,现在北京生活。今年春节,利用假期专程赶回吉县,为的就是和“失联”数十载的姐妹相见,寻访昔日住过的窑洞,重温那段令人难忘的岁月。
“为了让远在武汉和北京的亲人们实时看到我发送的消息,还专门组建了家人微信群,秀梅新家的样子、孩子们的笑脸、一起分享年夜饭的喜悦、老窑洞的旧址……所到之处,我都用手机拍下一张张温暖人心的图片,让身处异乡的家人感同身受。”翻开一张几十年前的“全家福”,看着当年梳着麻花辫的自己和其他家人,贾桥激动万分。
山区绽放“幸福花”
重温亲情、诉说感动,时间在全家人的欢声笑语中悄然而过,12点30分,正月初三的“团圆饭”也热气腾腾地摆上了桌。大家纷纷斟满酒杯,预祝新的一年平安健康、幸福美满。
“作为吉县城镇社区工委西关社区的主任,回首2016年,在社区工作人员和辖区居民的共同努力下,社区居委会成立了娱乐活动中心,开设了棋牌室、图书阅览室,向辖区居民免费开放,丰富了社区居民的群众文化生活。”窦秀梅的爱人张敖立说,为了使居民有一个方便、称心的生活环境,社区开展了“一站式”服务。通过在综合商店、便民诊所、美容美发等服务网点开展便民服务、法律咨询、卫生保健等,最大限度地为广大居民提供便捷、实惠的服务。
展望新年再接力,和谐社区树正气。面对新的一年,张敖立信心百倍:“继续当好社区与群众的‘贴心人’,继续为社区居民办实事、办好事,为创建一个和谐、文明、舒心的社区大家园再尽全力。”(记者 成华)
责任编辑: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