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走进吉县屯里镇,无论在哪里,都会感受到一股火热的活力和蓬勃的朝气扑面而来。各级领导、干部纷纷深入屯里镇检查指导脱贫攻坚的热情不减,县委宣传部、县财政局、县安监局、县检察院、县旅游局等多家包扶单位为贫困户“两节”慰问送温暖、献爱心,巩固脱贫成效; “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冒雪慰问送温暖,扶贫路上风雨无阻。
据了解,近年来,吉县屯里镇按照全县“1236”战略部署和脱贫攻坚整体安排,紧紧围绕“抓党建、强三基、促脱贫”思路,聚焦党建引领,合力脱贫摘帽。坚持把精准脱贫作为夯实基层基础、发挥先锋作用、提升干部水平、检验工作业绩、密切干群关系、推动全镇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有力抓手,脱贫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从严管党,打造一支脱贫摘帽硬队伍。屯里镇统筹县、乡、村、组千名党员干部,打造一支敢于担当、能打硬仗的干部队伍,做到干部跟着任务走、干部盯着困难上、干部朝着目标冲,在“四个从严”上下功夫。一是从严要求工作时间。严格按照每周“五天四夜”的驻村时间,实施“白加黑、五加二、雨加晴、加班加点”保障工作时间;二是从严要求工作程序。突出精准,严把程序,从评议到公示、从规划到实施,从政策宣讲到落地生根,真正做到步步不少、环环紧扣;三是从严要求工作进度。任务在肩力推进度,时间紧迫倒逼进度。工作中,时刻绷紧进度弦、时刻沿着路线图、时刻咬定时间表,努力做到任务下达快推进、检查评估快整改、群众所盼快帮扶、政策落实快见效;四是从严要求工作纪律。严格按照《全县脱贫攻坚工作督查问责二十条》,完善了扶贫各支干部队伍的请销假、考核考评、 “四不两直”抽查、帮扶任务完成等制度,坚持干部每天一签到、每周工作计划、每周全体人员工作例会、每季度村级观摩学习交流会等。
压实责任,形成一套脱贫摘帽严机制。该镇党委、政府认真履行党建工作和脱贫攻坚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创新工作机制,压实工作责任,实施了“定查评”工作法,压实各党支部责任。按照贫困村脱贫退出的14条标准,把全年目标任务定实;按照一月一督查的措施,把工作落实情况查实;按照半年一评议的形式,把工作完成情况评实。
2017年,屯里镇实施了“五亮一争”办法,压实党员责任。在全镇党员中,深入开展“亮党员身份、亮年初承诺、亮岗位职责、亮工作实绩、亮评议结果、争当优秀共产党员”活动,全镇共有 438 名有能力的党员参加了“五亮一争”设岗定责、公开评议活动。实施了“三五治村”模式,压实各村能人的责任。抽调推选了各村有经验的老党员、老干部、能人们,采取“三五治村”模式,进一步夯实基层党组织,激发了群众自力更生、立志脱贫的主动性。实施了“八五五”工作机制,压实扶贫干部的责任。
多措发力,打好一套脱贫摘帽组合拳。该镇对照全县率先脱贫摘帽的任务要求,对照全镇脱贫攻坚“军令状”的细则内容,精准施策,多措发力,打好组合拳。
脱贫先立志,敢创新模式。立足屯里发展实际,提出了做强“工业、农业、旅游”三大产业,突出“脱贫攻坚、招商引资、基础设施、民生保障”四个重点,实施“新型能源产业区、农业综合开发区、生态旅游康养区”三区创建的发展思路,探索党支部引领、党员引路、典型带动、合作社扶持、群众跟进的抓党建、促脱贫模式。扶贫先扶业,脱贫全靠干。按照全县“1+X”的产业发展格局,推行了“一村一品一主体”,借力于金融扶贫等方法,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创新扶贫机制,转变扶贫方式,突出融合一二三产业抓扶贫,以有机苹果和玉露香梨为基础,以油用牡丹、中药材立体套种为特色,以生态为依托、旅游为引擎、文化为支撑、创新为理念、富民为根本,打造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立体农业、体验农业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全镇目前共建成有机苹果园区3个,占地5700亩;无公害蔬菜基地4个,占地1700亩;油用牡丹基地2个,占地2000亩;中药材基地2个,占地2500亩;特色养殖场3个;农产品深加工销售门店13个;乐村淘电商服务平台5个;人祖山旅游景区1个;乡村游特色村庄4个;垂钓园3处;万亩生态游览区;丛林徒步游线路 23 公里等,参与产业发展的人数达全镇总人口的 80%以上,其中 386 户1334口人依托产业已脱贫。下一步112户334口人将在产业发展中实现脱贫增收。
扶贫先扶智,致富全在人。该镇成立了产业帮扶党小组,将所有的贫困户进行了分组分类,做到培训抓到产业上、帮扶帮到产业上、群众富在产业上,形成了产业帮扶网格化。2017年共举办产业培训13期,创业培训6期,受益群众达1000余人。同时,还开展了“五个一”活动,组建一支老干部扶贫政策巡村宣讲队伍、创办了“小康百花园、我是那一朵”系列微信推送、评选一批“脱贫光荣”的致富先进典型、编演一台“脱贫成果”展示文艺节目、组织一次“党支部+X+贫困户”的竞赛表彰活动。以此倡导引领了党支部主动发力、群众立志脱贫,全方位激发贫困户脱贫的内生动力。
面对当前严峻形势,该镇将严格对照脱贫标准,继续以产业扶贫、生态扶贫、移民搬迁扶贫、社会保障扶贫等10项脱贫措施为着力点,抓巩固上台阶、抓脱贫求提升,坚决落实好省、市、县的各项扶贫政策和措施,坚决如期稳定实现脱贫摘帽。(郑晓锋 刘京健)
责任编辑: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