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记者 范韶华)今年以来,吉县围绕综治中心标准化建设,以“专职联格长”为抓手,建立“三支队伍”,提升综治网格化建设信息化、规范化水平,形成网格化管理“力量源”,为基层平安建设和社会治理奠定牢固基础。
密织社会风险预知预警“信息网”。该县通过网格、行业、社会三大信息渠道,实现了24小时全天候对社会治安隐患、矛盾纠纷和公共安全的无缝隙搜索,消除了时间和空间的空白点。该县综治中心每月收集的信息稳步回升,涉及到社会治安、公共安全、矛盾纠纷等方面,有效信息达到98%,避免了重复劳动和无效劳动,提高了网格信息的价值度,为治安防范化解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
增强基层平安联创共建“聚合力”。该县建立行业工作进网格,实现了网格信息的深度融合,通过县、乡、村、单位四级中心,“网格+”和分流处置的综合运用等模式实现了信息联通、矛盾联调、治安联防、问题联治、服务联动,补齐了源头信息缺失、基层力量缺乏、服务管理缺位的短板,做到了社会治安在格中完善,平安建设在格中深化,便民服务在格中延伸,法治环境在格中优化。
提升社会治安隐患“处置率”。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该县建立联格长队伍,联格长、网格员、平安志愿者三支队伍相辅相成,齐头并进,已初步形成了“网格员抓点,联格长抓片,志愿者抓面”的无缝隙、全覆盖的网格化管理格局,极大地提升了综治信息的处置率,解决了过去处置率低下,根治不绝、问题反弹的顽疾。许多民转刑事件在第一时间做到了化解,消灭在了萌芽状态,解决了“社会治安起步一公里之痛”,逐步使网格“办小事、报大事”、部门“办实事、解难事”成为常态,全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持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责任编辑: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