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县东城乡创建国家卫生乡镇工作纪实

2019-10-18 09:14:06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全乡上下齐上阵,创建国家卫生乡。”

  这口号是东城乡干部和群众喊出的心声,也是该乡创建国家卫生乡镇团结奋斗的写照。

  吉县东城乡,位于吉县县城西15公里处,滔滔黄河,自乡域西部蜿蜒流过,树树苹果,满山遍坡,村村庄庄。

  三年前,当创建国家卫生乡镇的大幕在这里拉开后,这一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惠民工程,便生动活泼、威武雄壮的在河畔展开。聚焦点、抓重点、扫盲点、攻难点,台上台下联动,各方力量凝集。众手浇开了黄河岸畔花一枝。

市委常委、吉县县委书记郝忠祥在东城乡调研创卫工作

吉县县委副书记、县长崔绍民在东城乡检查督导创卫工作

  强化组织领导

  责任落实到位

  创建国家卫生乡镇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惠民工程。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总指挥,县长为指挥长,县四大班子领导为常务副总指挥的创卫指挥部,多次召开动员部署会议,制订印发了实施方案、创建任务分解等文件。东城乡政府积极响应,把创建工作列入了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明确了“全乡动员,全民参与,巩固成果,发展新乡”的工作思路,按照“政府组织、村组负责、部门协调、村民动手、科学治理”工作方法,全乡上下齐心协力,共创“国家卫生乡”。多次召开了创卫推进会,印发了“东城乡创建卫生乡镇倡议书”“东城乡家庭卫生倡议书”等,乡党委书记、政府乡长等人与乡直各站所以及各村委会签订创建国家卫生乡镇目标责任书,做到了责任明确、部门联动、全民参与、共同创卫的良好局面,真正形成“层层有任务,层层抓落实”的创卫工作格局。

  强化宣传力度

  氛围营造到位

  为切实做好创卫宣传工作,增强广大居民群众的卫生意识和素质,提高乡村文明卫生程度,形成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东城乡采取了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全方位的宣传来提高群众的知晓率和参与率。他们充分利用新媒体传播迅捷的优势,在手机上创建了“创卫工作微信群”“微信公众号平台”广泛传播创卫知识,扩大影响;编排了多个创卫相关节目利用消夏晚会进行巡演,扩大了宣传范围,提高了宣传力度,做到了寓教于乐,深入人心;举办了大学生志愿者宣传活动,利用寒暑假进行宣传,呼吁大家行动起来共建文明卫生新东城,为创卫增添一份力量;在交通主干线、乡政府、村委显眼位置绘制、刷写标语,悬挂宣传画,营造全乡共创共建卫生乡镇的良好氛围,在细节上提高群众对创卫工作的认识。截至目前,东城乡共发放张贴倡议书8000余份、印发宣传资料5000余份、悬挂粉刷标语20余条、创卫宣传大型喷绘10余块,编排文艺节目10余个,各村均设置创卫宣传栏。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让群众认识到了创建国家卫生乡镇的目标和意义,引导群众主动支持和参与到创卫工作中来,增强了广大居民群众的卫生意识和素质,形成了全民参与的良好局面,做到了创卫工作深入人心、家喻户晓。

东城乡柏东村鸟瞰

广大干部群众整治道路环境卫生

东城乡生活垃圾处理厂

  强化教育引导

  意识提升到位

  健康教育工作是创建国家卫生乡镇的重要任务,更是促进社会经济全面进步和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的重要举措。东城乡在创建国家卫生乡镇的过程中,始终把培育和提高群众的健康意识、文明素质贯穿于创建活动全过程,引导大家自觉养成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和文明向上的行为规范,营造了全民参与、齐抓共建的良好氛围。近年来,全乡加大健康教育工作力度,扎实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健康教育活动,在东城乡九年一贯制学校开设健康讲堂,定期邀请县卫计局、疾控中心、乡镇卫生院工作人员进行授课,重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并开展了“小手拉大手”活动,以学生带动家长,使群众健康知识知晓率得到有效提高;乡卫生院、各村卫生室均有专兼职健康教育工作人员及健康教育宣传栏,根据季节定期更换健康教育宣传内容;东城乡结合自身实际,开展了全民健身运动会、“春华秋实”系列活动,丰富了村民的生活、强健了体魄。今年以来,开展人员健康教育专业培训10余次,发放健康折页、健教处方等健教资料5000余份,开展健康讲座6期次,义诊2次;全乡有健康教育宣传栏12块,健身场所10余处。

  乡政府将每年5月作为控烟宣传月,并利用“5·31世界无烟日”开展“无烟单位”“无烟家庭”及“送烟=送危害”等一系列评选宣传活动,动员公众积极关注并参与控烟活动,倡导大家进行无烟健康生活方式。乡机关、卫生院、中心学校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开展创建“无烟单位”活动,各单位设置了醒目、固定的各类禁止吸烟标志,制定了控制吸烟的制度与措施,开展了吸烟危害及控烟知识宣传活动,并定期检查评估控烟成效,营造无烟环境,争创无烟单位。

  目前,健康教育列入常规工作,健康知识宣教覆盖全乡人口,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达到87%,基本技能掌握率达到89%。各村成立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设有健康教育专、兼职人员,定期入户上门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资料,形成了健康教育网络,基层健康教育网络覆盖率达90%以上;同时,东城乡结合本乡实际,开展健身、文化娱乐、科普知识宣传等活动,举办社区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开展健康教育问卷调查,持续提升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东城乡居民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形成率达到86%,各种健康教育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规范。

  强化创卫基础

  标准整治到位

  创建工作的重点在环境卫生整治,环境卫生是否良好,基础设施建设是否完善,环境卫生标准是否达标,是给人第一眼的直观感受,直接体现着全乡的环境卫生工作水平。同时,干净整洁的环境卫生,对减少和杜绝环境污染和疾病传播,确保公共卫生安全,对加强乡村管理、改善乡村人居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提升健康水平、人居幸福指数和下一步发展乡村旅游、提升乡村品牌文化软实力,提升政府形象等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改善乡容村貌。东城乡紧紧围绕乡村“脏、乱、差”现象、乡村垃圾治理、污水废水排放、乱搭乱建、农村“四堆”清理等重点方面,通过整治违建违占、车辆乱停乱放、广告牌匾、路域沿线美化、集贸市场、扬尘治理、“小散乱污”清理等各类专项治理活动以及“塑风貌、抓典型、重常态、建机制、促长效”等措施,着力改善乡村面貌。先后开展了“环境卫生百日攻坚”“城乡环境集中整治”“爱国卫生月”“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等整治活动。结合乡村“三基”建设工作,开展“主题党日+环境卫生工作”活动,以党员干部示范带动作用,号召群众参与到全乡环境整治中来。对沿路沿线生活垃圾、柴堆、建筑垃圾进行了清理,对沿路绿化带内的垃圾进行清理,对乱堆乱放进行整治,对墙面、电线杆、玻璃上的小广告,党员干部用小刀、铲子、钢丝球认真清除,乡村面貌得到了很大改善。与此同时,东城乡着力加强垃圾清运管理工作,指定专人负责定期清运,区域划分保洁人员与管理员,乡创卫建成区内全面实行垃圾不落地制度。全面取缔露天垃圾池(房),配备了专人专车以及户用垃圾桶,密闭收集运输,其余行政村也配制了垃圾清运人员和密闭清运设备,实行垃圾日产日清;治理面源污染,开展了果园反光膜回收活动,2018年共收集回收反光膜、农膜12吨。截至目前,全乡共投资360余万元,共出动人工7360余人次,动用机械270余台次,清理垃圾2万余方,栽植各类花卉树木3500余株,种植波斯菊10000余平方米,拆除破旧瓦房和残垣断壁1800平方米,粉刷沿路两侧管护房墙面3.1万平方米,维修路灯180盏,粉刷新建文化挡墙3万平方米。目前,全乡村容村貌整洁,规划整齐,布局合理,各村建有文化广场,设置有体育健身器材,无乱搭乱建、乱涂乱画、乱堆乱摆、机动车乱停乱放等现象,无残垣断壁、占道经营和卫生死角。建成区主次干道硬化,支道平整,无破损和坑洼不平现象。

  致力生态环保。乡党委、政府坚决贯彻执行国家环保相关政策。从乡机关环境卫生开始整治,积极主动带头执行有关环保政策,人人争做保护环境“小能手”。2016年,乡政府率先将单位食堂燃煤炉具改为甲醇炉具,2017年,将乡政府和乡卫生院燃煤取暖锅炉拆除,更换为空气能热泵取暖,为全乡的煤改电、改气做出了表率。2018年再次加大力度,投资170余万元新建了东城乡生活垃圾处理厂,采取无害化真空无氧热解处理技术,真正做到了生活垃圾及其他废弃物处理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投资150万元对原有生活污水管道和生活污水处理厂进行了升级改造;开展农村旱厕改造,投资380余万元改造了998座农村户厕,投资40余万元将乡政府的厕所改为水冲式并对外开放;推广生物质锅炉使用,全乡共推广使用生物质锅炉206座。2019年投资85万元对柏东村一街四巷路面进行重新铺设;投资25万元新建柏东广场水冲式。环保工作列入常态化,乡党委、政府坚决打击土小企业、作坊,关停摧毁土制木炭作坊4处,大力推进煤改电、甲醇灶具、生物质锅炉改造,使东城乡污染源废水、废气达标排放率达100%,建成区生活污水达标处理率达90%。经上级部门检验,东城乡各项环保指标均达到国家卫生乡镇有关标准。

  突出除害防病。坚持以环境治理为主,注重科学防治、安全防治,大力开展环境卫生整治。突出抓了“净”“源”“防”“治”四个关键环节。首先,抓“净”,保持环境干净、卫生、整洁;其次,抓“源”,防止病媒生物孳生、蔓延、传播;第三,抓“防”,全面落实防制队伍、设施、经费;最后,抓“治”,着力完善监测、消杀制度。在做好消除病媒生物孳生地、降低有害生物密度的同时,多次邀请专业消杀公司进行集中消杀;对重点单位的食堂、厨房以及公共场所的除四害设施进行完善;对下水道、积水沟施放缓释剂杀灭蚊幼虫;对排气孔、电缆孔洞、管网通道、地下室门进行加网或堵塞;对外环境采取了投放防鼠盒等。蟑、鼠、蚊、蝇等指标均达到相关标准。

  同时,东城乡坚决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全面落实预防措施,在急性传染病防治和卫生监督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在东城乡卫生院开设了发热门诊,配备了相关医护人员,制定了传染病防治管理办法,扎实开展传染病防治工作。在东城乡学校及幼儿园认真开展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按照上级教育部门、卫生部门要求报告疫情,至今无瞒报、漏报现象,并且有专人负责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目前,全乡安全接种率达100%,儿童全程接种率和安全注射率均达到100%。

  加强行业管理。食品安全、生活饮用水及公共场所卫生是关系到社会民生的大事。东城乡、县直有关部门严格按照相关从业要求,在食品相关从业者取得培训证、健康证后方可申请餐饮服务许可证、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进行营业活动。制定了饭店、副食品店卫生标准,经上级质检部门检测,食品原料和制售过程均符合食品安全要求,无交叉感染现象发生;在柏东中心广场、东城村委会设立创卫宣传栏,系统宣传创卫知识、改厕目的、食品安全、病媒防制等方面知识;为加强对乡区生活饮用水的管理,东城乡采取分片管理责任制,经上级水利部门对东城乡集中式水源水、储罐水、末梢水进行检测,经检测水质达标率均达100%。

  在开展创建工作的同时,东城乡还对相关资料进行了整理归档。创卫资料不仅是平时工作的真实写照,更是能直接反映和见证整个创卫工作的进展情况。为了保证创卫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连续性,全乡在开展创建国家卫生乡镇行动的过程中,一直注重工作留痕和资料的整理汇集,凡是涉及创卫行动的全部活动,都保留图片以及文字资料,分类整理存放。

东城乡乡村公路

东城乡“苹果小镇”一隅

  强化标准要求

  机制建设到位

  为了进一步巩固提高创建卫生乡镇工作水平,东城乡建立健全了一系列标准要求和长效管理机制。

  制定完善了《村规民约》《保洁员管理制度》《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垃圾清运处理制度》《农药瓶、反光膜统一回收处理制度》《环境卫生奖惩制度》《创卫示范村(户)评选制度》;发放《东城乡家庭卫生倡议书》《东城乡创建国家卫生乡镇搞好环境卫生的倡议书》,以“三有、三无、三净、三化”为目标总揽,全面搞好乡道、村道、巷道卫生保洁。以“门前三包、庭内六净”为目标,号召村民搞好庭院居家卫生。(“三有”即户有垃圾桶、村有收集员及清运车、片有处理场;“三无”即路无堆、墙无癣、园无膜;“三净”即户净、路净、场所净;“三化”即美化、绿化、亮化)(“三包”即包卫生清洁、包绿化管护、包良好秩序;“庭内六净”即庭院净、居室净、厨房净、厕所净、禽舍净、个人卫生净)建立了卫生区域责任制,实行划片、划段、包干负责,门店和住户门前“五包”责任制和定期检查评比制度;交通、公路部门完善了道路日常管护制度。

  县、乡分别成立了创卫督查组,采取轮回巡查、突击暗访和随机抽查等形式,对出现的问题不姑息、不畏难,敢于负面曝光动真格,并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力保创卫工作纵深推进。东城乡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研究解决办法,强化措施,明确责任,抓好落实,确保整改工作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

  东城乡乡长窦亚东表示,爱国卫生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绝非一朝一夕之功,既要抓突击、抓整改,更要抓日常、日常抓。他们将继续加强环卫监管和管理机制,健全属地负责制度、日常管理制度,做到整改一片、巩固一片、提升一片,着力健全长效机制,保证创卫成功。刘泽民 陈刚

  照片由吉县创卫办、东城乡创卫办提供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