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农民教育培训可以‘充电蓄能’,还可以帮助自己变成羽翼丰满的‘领头雁’……”
11月8日至14日,一场饱含专业技能、满满都是实操的“吉县—东方电气”乡村旅游服务技能培训会在吉县屯里镇太度村伍度朝华乡村职业培训学校举行。为期一周的培训会,包括理论体系的“智库领航”、专业技能的“实景添翼”,还有置身室内的“体验实训”,通过“以训促业,以训强业”,提升参训人员的整体业务水平,培养更优秀的旅游服务人才,以满足新时代旅游业更高需求。
来自吉县7个乡镇的视频主播、农村合作社带头人、返乡创业人员等48名学员参加了培训。培训会以线上线下“沉浸式”的“充电”模式,让学员多维度掌握旅游服务技能,提升沟通表达以及实际操作等综合素质,让学员在实践中学习、在交流中成长,取得了积极成效,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动力”。
白墙黛瓦,砖雕门楼,高低错落的庭院与黄土山色相映成趣,一座座老宅被打造成网红民宿,深受游客喜爱……太度村的“芃篱人家”,是此次培训会教程科目的“宝藏”集训地。这里还有独具特色的秘语农场、陶公酒肆、喔饮北茶、乡野有物等门店,学员可身临其境感受休闲农业、乡村商业、电商直播发展的蓬勃势头。
蒋久斌是伍度朝华乡村职业培训学校的负责人,也是见证“芃篱人家”成长的见证者。他告诉记者,围绕太度村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取得的成果,学校总结了太度村实践经验,形成了“一主多元”智库教学体系。结合这次培训,学校在线上“小村落大课堂”的小程序中添加了知识问答、课程录播等功能,线下集合了民宿管家跟岗实训、乡村买手特色项目、电子商务等科目,让知识更接地气、让学习更加容易,让农民想看的、想问的、想学的,应有尽有。
“这里的课程不仅内容丰富,还能同步线上播放、在线答疑、交流讨论。”学员郭靖云打开微信一键直达“小村落大课堂”课程平台,一边向记者演示线上培训科目,一边谈及此次培训的收获。“这次培训让我对后期的直播带货更有信心了。”
从普通农民到新技能人,从参加培训到明确创业方向……培训中学习氛围浓厚,处处呈现着相互交流、虚心求教的身影。
11月11日,一场民宿实训课在“芃篱人家”民宿小院举行,主持人一声令下,客房实操老师张丹丹做起示范,只见她摆台、铺床、整理卫生等动作娴熟、行云流水,极具艺术性和舒适感。不一会儿,客房内就被整理得干净整洁。学员侯晶晶看得仔细,连连发出赞叹:“这种高标准的服务,让我对乡村旅游发展充满了希望,我要努力学习,争取早日掌握一技之能,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一员。”
“政府出资,免费让农民学知识、长本事,这是好事。我平时经营一家小店,通过这次培训,转变了我的经营理念。”学员杨倩感慨地说,“过去提到店面的服务,我只注重商品的‘买卖’。这次培训让我认识到,做生意不仅要关注顾客全程购物的体验感,还要重视售后服务,这样才能吸引回头客。今后我要把新思路用在小店经营中、用在推介自己的家乡上。”
这场接地气的培训,让农民从村庄走向职场,将实践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技能。他们正在成为吉州大地的“领头雁”,不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更多农民投身乡村振兴。
“吉县作为旅游名县,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目前正在全力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我们举办乡村旅游服务技能培训会,就是要培养一批会宣传、懂营销、擅管理的综合型人才队伍,让更多农民挣上‘文化钱’、吃上‘旅游饭’,把乡村文旅产业打造成幸福产业。”吉县副县长姚龙辉掷地有声,“今后我们将继续加大培训力度和频次,为吉县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
伍度朝华乡村职业培训学校是重庆伍度造设创意农业服务有限责任公司与吉县太度村村集体经济组织共同联办的山西省首家涵盖民宿管家、农业数字化技术员等18个新兴行业的特色培训学校。该校以太度村农文旅商业综合体、吉县苹果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云上吉县苹果大数据中心等为实训基地,创新授课方式,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以人才促进乡村振兴、乡村振兴促进乡村幸福为指导,以打造乡村振兴理论教育基地、专业技能人才培养基地、“产学研”融合实践基地、对外交流宣传基地为目标,致力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全力推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该校设置的“小村落·大课堂”项目包括24门主题课程、30多个课时、9档技能培训、解析30+创新案例,已形成可复制的乡村学院模式。培养涵盖乡村“领头雁”的一线干部,还有民宿管家、直播达人、乡村旅游经营者、乡村“买手”等新农人。同步培养乡村创业者,包括大中小型农场、休闲农庄、民宿等农文旅项目投资者、经营者或经理人,以知识服务为主,整合优势资源,邀请权威专家和高校专家授课,进一步激励干部群众参与到乡村振兴建设中来。该校自开办以来,已举办培训班10余次,受训人数超过千人次。
据了解,这次培训经费由东方电气集团帮扶资金所承担。在过去的十年中,东方电气集团深入实施“五位一体”特色帮扶模式,紧紧围绕乡村振兴五大振兴重点任务,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根本,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广泛受益,展现“央企”担当,贡献“东方”力量。
蒋久斌表示,学校将充分发挥师资力量雄厚、专业课程齐全的优势,瞄准乡村振兴战略需求和农业农村发展实际,紧紧围绕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不断丰富教学方式,充实师资力量,创新开展“订单式”培训,努力培育更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真正把学校打造成乡村振兴创新创业的人才“孵化器”。
记者 祁欣 见习记者 黄艺贞
责任编辑:畅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