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报差错的主要类型及成因

2009-10-15 10:54: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见报差错的主要类型:

1.颠三倒四型

如北京某报今年2月15日第18版《他们在危机中抓住了财富机会》一文中,把“双响炮”写成了“双炮响”。5月2日该报第14版的《无色也无味》一文中,有更雷人的描述:“球在天上飞,人在地上跑,进不了门,也丢了不球。”
无独有偶,北京的另一家报纸在5月27日A23版《丈夫未采取救助行为存过错》一文中,也有类似的语句:“他无法察觉也不来及做出反应。”
6月23日,北京某报A14版《黄牛“傍”收银员骗购物卡》一文中,有同样的差错见报——“郭某和某崔已被西城公安刑事拘留”,“某崔”无疑应为“崔某”。

2.丢三落四型

在经过删改的稿件中经常会出现丢字落字现象,如5月24日,北京某报19版刊发的《特朗普告记者低估身家》一文中,有这样一句:“据英国《独立报》等媒道”,显然应是“等媒体报道”。



6月15日,北京某报A29版《米卢铁桶困东道》一文,将联合会杯举办地写成“南非首都约翰内斯堡”,有些地理知识的人都应该知道约翰内斯堡是南非最大的城市,但不是该国首都,南非的首都是比勒陀利亚。
在报纸中另一个被经常“误会”的城市是伊斯坦布尔,一提到这座地跨欧亚大陆的城市,总有记者会加一句错误注解——这就是土尔其首都。其实,土尔其首都是安卡拉。

4.缺乏常识型

5月13日,北京某报第44版《人有情,燕有灵》一文提到:“近三年来,新疆全区荒漠化土地面积减少1423万平方公里”。可咱伟大祖国的领土总面积才960万平方公里,真不知道这沙是怎么治的!
同样荒谬的还有,5月17日,北京某报第11版《〈秋喜〉北京开机》一文这样描述:“孙周在现场透露,《周瑜的火车》后他就一直没有拍电影。”“《周瑜的火车》”应为“《周渔的火车》”。难道三国时代的周都督就坐过火车?

5.自相矛盾型

5月18日,北京某报第32版《湖人乘火箭飞进西部决赛》一文,前边说“火箭终因实力上的差距客场以70比89落败”,但后面的“火箭湖人七番大战数据”中又说“5月18日,火箭70比98负于湖人”,一场比赛竟有两个比分,而正确的比分是“70比89”。
另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差错也是来自NBA的报道,5月25日,北京某报第27版《骑士再负魔术》一文提到,“尤其是火箭旧将阿尔斯通首节5投6中,手感奇佳”。即使鼎盛时期的天皇巨星乔丹,手感再佳,也不可能完成“5投6中”的任务。

6.“毁”人不倦型

报纸中人名有误往往都是比较严重的差错,特别是涉及到政要、明星、名人,一旦出错,会使报纸声誉扫地。尽管如此,差错仍然不断见诸报端:
5月18日,北京某报第24版《政坛世家隔代对决》一文,误将日本首相“麻生太郎”写成“麻生一郎”。
5月19日,北京另一家报纸第6版《全市首家民间“文联”今成立》一文提到,“金雅琴、洪荒、郑晓龙等文艺名家亲临朝阳门街道指导”,“洪荒”应为“洪晃”。
更令人难以容忍的差错出现在北京某报6月10日C10版《丁聪“回家”挚友探望》一文中,把漫画家“方成”写成了“方城”不说,更把文化名人“夏衍”写成了“瞎眼”。(郭  强)(未完待续)    

(校检室供稿)

 

  

  【责任编辑: 贾亮】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