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我家能摆起这个煎饼果子小吃店,沾了村里郭东科书记的光,自从村里有了发展乡村旅游的思路,他多次上门给我出点子,国庆节生意红火的那几天,我一天有几百元的收入。”近日,说起村里“第一书记”,吉县屯里镇村民贾卫魁、郭琴夫妇感激地说。
像太度村第一书记郭东科一样,屯里镇8个村的“第一书记”自去年8月13日到岗以来,立足各自所在村实际,把群众冷暖和脱贫解困工作记在心上、抓在手上,呕心沥血为村民拔“穷根”、寻“富路”。
吉县文明办副主任白䶮锋走马上任窑渠村“第一书记”后,一头扎在村里,与村“两委”成员一起,制定了窑渠村两年脱贫攻坚计划,提出了“兴修水利、整治农田、扮靓村庄、发展产业、壮大经济、建强阵地”的目标,力求扬长避短,利用土地优势,紧抓光伏扶贫有利机遇,建好、管好、用好村级100KW光伏发电站,积极推广油用牡丹间作,使贫困户实现脱贫经济有来源、有保障。目前,在初步实现村集体经济“破零”的基础上,村集体经济收益基本稳定在7万元左右。
白䶮锋了解到窑渠村除苹果之外还有小米、土豆、葵花油、蔬菜等土特产品,虽然品质优良,但缺乏销售渠道,他想到了现在流行的电商,他下决心要通过“互联网+农户”这个模式,借助发展农村电商“东风”,帮助村民把这些产品也推销出去,增加农民收入。
白䶮锋主动找到村里有名的“女能人”胡志华,将自己的想法一说,立刻得到了胡志华的支持响应。在白䶮锋的协调下,胡志华到县上举办的电商培训班参加了培训。之后,白䶮锋帮助胡志华与“乐村淘”和“马上购”签订了加盟协议,利用她家的闲置房屋建立了屯里镇首家线下体验店,同时加盟了几家快递公司,设立了快递接收投递点,完善了物流体系。自去年11月胡志华的线下体验店成立以来,经营得风生水起,生意红红火火,总成交额达到了60余万元。
五龙宫村“第一书记”葛晓良到村后,发现这个村适宜种菜,在他的协调下,投资50余万元的五龙宫河段河堤整治项目顺利开工建设,建造堤坝800余米,目前已建造180余米,全面建成后可新增水浇地50余亩,将为五龙宫村脱贫及菜篮子工程建设提供坚实的基础。
太度村虽然是一个贫困村,但村容整洁,村民致富热情高,第一书记郭东科在充分了解村情民意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乡村旅游的思路,得到了乡党委、政府以及村两委支持,大家齐心合力,把太度村打造成“民俗体验村”,重点安排村里的贫困户开办农家乐、摆食品、农产品摊点增加收入。“民俗体验村”最吸引游客眼球的,还要数情景剧“农村婚俗体验”,来太度村旅游观光的客人看到这个演绎和还原了农村娶媳妇的场景的情景剧,无不叫好,可又谁知道,负责打造这个情景剧的郭东科书记倾注了多大的心血,有20多天他忙得都没回家。国庆“十一”期间,太度村“民俗体验村”共接待游客2万余人,收入50余万元,共带动40余户200余人实现增收。
窑头村第一书记葛晓辉了解村里学生情况后,先后两次组织了给学校捐书、衣服活动。看到窑头村学校设备落后的情况,他多方筹资,协调商户,先后捐给窑头村15万元设备。今年他计划在市里请来医疗专家,给村民们免费做体检、治疗,同时筹备了价值2万元的设备用品、少儿书籍和玩具,捐给需要的孩子们。
一年多来,在屯里镇贫困村任职的“第一书记”们,不忘初心,奋力拼搏,在各自所在村,带领乡亲们摘“穷帽”奔小康……(陈博)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