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蒲县麦庄村有5户贫困户家的阀门、水表、龙头需要更换,记录、上报、更换,问题及时处理;山中乡白家庄村贫困户发展小型养殖需120米引水管,实地调查、送管道、协助安装,需求尽快满足;在东开府村建档立卡户李书平家调查时,发现取水距离较远,上报、送储水桶,困难还未言语已克服……
这一幕幕发生在蒲县建档立卡贫困户饮水安全调查工作中,也发生在我市水利扶贫工作开展以来的每一天。水利扶贫作为全市今后五年重点实施的十大扶贫工程之一——生态扶贫的重要架构和核心组成,长期以来都在全市脱贫攻坚的豪迈征程中,为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提供至关重要的保障支撑。
毋庸讳言,我市贫困地区分布与水资源分布高度相关,许多地方因水受困、因水致贫,脱贫的出路和希望也在水上。
立足实情 让精准扶贫照进现实
水利是农业发展的命脉,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分析水情、水利工程特点和水利工作实际,我市遵循新时期水利工作方针和精准扶贫方略,全面推进水利改革发展,努力在民生水利建设、县域发展水利保障、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等方面取得新进展,为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水利支撑和保障。
今年4月,全市水利扶贫领导小组正式成立,这标志着我市切实加强对全市水利扶贫工作的领导。半年多来,全市水利扶贫工作取得了良好开局。
目前,我市市级水利扶贫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及县级水利扶贫办公室都指定了专职联络员,建立了水利扶贫工作联络员制度。市局建立了驻村联系工作机制,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员脱产入驻帮扶村开展帮扶工作,建立了党员结对贫困户帮扶机制。各县(市、区)都成立了水利扶贫领导机构,水利扶贫“一把手”负责制的格局已经形成,各县(市、区)水利局也都建立了驻村定点帮扶工作机制,开展了帮扶工作,市、县两级定点帮扶工作初见成效,全行业水利扶贫的意识显著提高。
此外,我市还编制《临汾市“十三五”水利扶贫专项规划》,并以县为单位建立了水利扶贫项目库。先后制订了《临汾市水利扶贫行动方案》《临汾市2016年水利扶贫工作方案》《临汾市水利局脱贫攻坚任务推进计划》《临汾市水利扶贫工作考核办法》《临汾市水利局2016年度水利扶贫工作考核实施方案》,完善了对水利扶贫工作的考核体系。目前,我市10个贫困县中,乡宁、安泽、汾西、永和、吉县、隰县、古县和蒲县编制了《水利扶贫行动方案》和《2016年水利扶贫行动计划》。
多措并举 变“水瓶颈”为“水支撑”
由于自然条件恶劣、历史积累问题较为复杂,一些贫困地区水利基础设施薄弱的状况仍未彻底扭转,工程性缺水和资源性缺水问题突出,成为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拦路虎”。
自全市扶贫攻坚的号角吹响后,我市以水利水保重点项目建设为依托,通过政策保障、技术支持、工程支撑、投劳增收等举措精准发力,做足水文章、发挥水优势,加快补齐脱贫攻坚水利短板,有效解决水少、水脏、水远、水漏、水失的“五水”问题,为我市如期实现全面脱贫提供强有力的水利支撑和保障,让水利的发展成果惠及贫困群众。
目前,我市脱贫攻坚任务在水利行业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大力推进水利水保工程建设,进一步改善我市的水条件、水生态、水环境,最大限度地为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水支撑、水保障,这是水利脱贫攻坚乃至社会发展的长远之计和治本之策。二是向山区、老区和贫困地区倾斜水利投资,在改善贫困地区农民群众生产生活基本条件的同时,千方百计拓宽贫困地区农民群众参与水利建设的渠道和范围,通过增加劳务收入,促进贫困人口脱贫。
截至目前,我市共下达国省资金计划5.38亿元,其中贫困县3.66亿元,占总计划的68%,在投资安排上向贫困县进行了倾斜。目前,项目库中的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农田水利建设工程和抗旱应急水源工程正在有序实施。水源工程中的蒲县四沟水库、刁口水库、汾西县北掌水库已开工建设,隰县南峪水库、大宁胡城水库、吉县腰西水库、浮山臣南河水库、古县麦沟河水库、蒲县化乐水库正在完善前期工作,已申报列入了全国抗旱规划小水库建设。
建设工程 用池池清水“赶走穷”
根据我市水利发展规划,“十三五”期间,我市规划在10个贫困县实施大水网及配套小水网工程、贫困地区沿黄提灌工程、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农田水利建设工程等一批重点工程。
如今,大水网及配套小水网工程一是全力推进引沁入浮工程建设,截至11月底,完成资金投入0.89亿元,累计完成主隧洞进尺10.5公里。二是加快推进县域小水网配套工程建设。截至目前,中部引黄工程配套实施的蒲县四沟水库主体工程已全部完成;汾西北掌水库已完成临建设施,完成投资1000万元;隰县南峪水库初设已批复。县域供水规划内的14个“双调”水库前期工作正有序开展。三是加快小型水库更新建设,截至目前,尧都区仙洞沟水库完成投资2653万元;蒲县刁口水库完成投资1710万元。
贫困地区沿黄提灌工程中,永和县阁西垣沿黄提灌工程累计完成投资6150万元,占总投资的70.79%。吉县东城提灌工程累计完成投资6098万元,占总投资的60.71%。乡宁县谭坪沿黄提灌工程累计完成投资7405万元,占总投资的67%。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程成果如下:2016年我市共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438平方千米,占年度目标任务的152.8%。其中贫困地区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343平方千米,占年度目标任务的152.6%,(5个国家级贫困县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86平方千米,5个省级贫困县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7平方千米),治理度提高2.98%,达到59%;共完成投资5.11亿元,其中在贫困地区完成投资4.15亿元(5个国家级贫困县范围内投资2.59亿元,5个省级贫困县范围内投资1.56亿元)。2016年我市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作的开展,惠及71个贫困村,9175人贫困人口从水土流失总治理中受益。
我市今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总投资为2579万元,其中中央资金1800万元、省级配套资金779万元,资金全部到位,并下达到项目实施单位。重点巩固和提升10个贫困县6.3万农村人口的饮水标准,其中包括2.7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截至目前,我市2016年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已按计划完成。
今年,我市在隰县、蒲县、浮山实施了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共下达计划投资6700万元,截至11月底,已完成5900万元,占计划投资的88%;在乡宁、永和、隰县、蒲县、汾西、古县6县实施了“今冬明春”小型水利项目,共下达计划投资2300万元,截至11月底,已完成2000万元,占计划资金的87%;在乡宁实施了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维修管护项目,项目计划投资17万元,目前工程已基本完工。
记者 李卫红 荀丹薇
责任编辑:实习生卫慧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