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发力正当时
——我市大力发展文物旅游事业纪实
临汾新闻网讯 临汾,居华北腹地、晋南要冲,这里历史悠久,山水形胜,这里人文底蕴深厚,古迹遗存星罗棋布,名人先贤灿若繁星。这里是根祖之地,“中国”于此肇端,亲情于此牵连;这里是心灵圣地,一湾黄瀑凝结了民族的精魂……这片古老的土地,造就了临汾文物旅游业发展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一城崛起、一带提升、两翼联动、六区支撑、十条措施”的“11261”发展战略,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着力改善发展环境,不断壮大产业规模,使文物旅游业步入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轨道。
今年上半年,全市共接待国内游客1910.82万人次,同比增长28.33%。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81.26亿元,同比增长28.25%。接待入境游客18151人次,实现旅游外汇收入885.78万美元,实现旅游总收入181.68亿元,同比增长28.08%。
透过数据看惊喜。令人振奋的数字不断刷新着成绩榜,旅游业已成为我市国民经济发展中一项最具活力的新兴支柱产业,成为提升临汾美誉度、知名度的窗口产业,老百姓创业增收的致富产业。
高位推动 引领旅游新品牌建设
2015年,我市陶寺考古发掘成果证实了临汾就是最早的中国,奠定了临汾在中华文明史上的地位。省委、省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将陶寺遗址确定为全省三大历史文化亮点之一予以支持和培育。经邀请各方专家论证,确立了以陶寺遗址为核心区,围绕崇山的陶寺遗址、丁村遗址、晋国遗址3个世界级的文化遗产形成的古文明旅游圈,以及外围以尧陵、尧庙、仙洞沟为主线的尧文化旅游产业园区建设同步推进的发展思路,高水平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率推进,努力在“十三五”末打造世界一流的“帝尧之都”。陶寺遗址成果定位以来受到了国家文物局、主流媒体的高度关注,2015年12月3日至4日,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十余家主流媒体组团来我市进行专题采访和深度报道。12月1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省文物局、市政府联合在京举办了“陶寺遗址与陶寺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这是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建所以来,考古史上规格最高、规模最大、成果最丰硕、意义最深远的一次盛会。目前,陶寺遗址保护利用和尧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已经列入国家发改委项目储备库,成为省、市高度关注和支持的新标杆和新品牌,开启了提升我市文物旅游产业的国际定位和发展的新篇章。
狠抓项目 推进旅游产业大发展
旅游产品的拓展、旅游环境的改善、基础设施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受益于旅游投资多元化格局的形成。
近年来,我市不断推进重点旅游建设项目,强力实施“五大发展战略”,致力打造临汾旅游升级版,以大规划引领大发展。编制完成各类规划26部,构建了“一带整合、五区支撑、十点辐射、三线崛起”的旅游产业发展格局,形成了“政府推动、企业主体、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1+4”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实现重点旅游项目建设投资108亿元,16处重点景区建设不断推进;新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6处,中国乡村旅游金牌家家乐6家,省级旅游休闲度假产品11处,推进景区体制改革以来,大槐树景区、云丘山景区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制定出台了《临汾市关于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意见》,规划建设了一批具备休闲、度假、运动、养生、娱乐等服务功能的旅游综合体,旅游新业态快速形成,机场已成功运营,高铁全天候、公交化,高速度已成为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动力,铁路、公路、机场立体交通网络的形成丰富了自驾游和散客的出行;连续三年开展央视旅游形象宣传,开展了互联网、移动网等智慧旅游营销,打造形成了十大旅游节庆品牌,推出了三条精品旅游线路,并纳入全省主推的六条精品线路之中,连续五年没有发生旅游安全事故。全市旅游经济指标实现大幅增长,产业贡献日趋明显,旅游业已逐渐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
强化营销 实现旅游市场大繁荣
酒香也怕巷子深。长期以来,得天独厚的临汾旅游资源,一直养在“深闺”无人识。为此,我市旅游部门积极探索和创新旅游宣传手段,走出山门勤“吆喝”,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以展会、区域合作来促销,以媒体来宣传,不断向国内外主客源市场持续发力,为旅游市场大繁荣打造声势。
在营销活动中,市文物旅游局注重旅游与文化的开发“带动”,依据“立足本地市场、辐射周边市场、拓展远程市场、打开国际市场”的营销战略,全力拓展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唐、黄河金三角四大客源市场,组织旅游企业赴川渝鄂开展临汾旅游专题推介,赴武汉参加中部六省旅游博览会,赴浙江义乌参加旅游商品博览会。举办了帝尧文化旅游节、第25届大槐树寻根祭祖节、云丘山中和文化旅游节、尧都区第12届乡村风情桃花会等旅游节事节庆活动。在国际市场上,紧紧抓住国家“一带一路”发展大战略,依托毗邻丝绸之路起点西安的优势,积极拓展沿线的宣传推介。带领庞大的推介队伍,远赴俄罗斯、捷克、匈牙利、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进行宣传促销。我市的黄河文化,面食文化,剪纸、戏曲等传统文化在国门外大显身手,得到了沿线国家的青睐。特别是今年,旅发大会电视竞演,临汾名列第二,使我市的旅游文化、资源禀赋、品牌形象、经典线路、历史人文、特色美食、文化遗产等进行梳理包装,通过展示擦亮了“品牌”,让“中国根·黄河魂”这个主题所涵盖的旅游资源赢得了市场青睐,影响深远。
年年都有新动作,年年都有新成效。我市依托丰富的文物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文物旅游事业,以文化软实力助推经济大提速、大跨越,深挖“旅游富矿”,大打文化旅游强市牌,变资源优势为产品优势、变产品优势为品牌优势、变品牌优势为资本优势,同时,加快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互联网+”、旅游营销网络建设,强力推广精品旅游线路,培育新的发展动能,真正让临汾成为游客游得放心、游得安心、游得舒心的旅游目的地。
记者 景文婷
责任编辑:张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