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缥缈姑射山 神奇仙洞沟

2018-05-08 21:08:23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临汾新闻网讯 作为一个临汾人,曾数次游览姑射山仙洞沟,观音阁、鹿女洞、神居洞、南天门等景点早已留存记忆深处,但每一次游览都是走马观花,无非感慨一番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其实并未真正了解仙洞沟的厚重文化。

    前不久,受朋友之邀再次前往仙洞沟。不同以往的是这次行程有个“景区通”,在他如数家珍的解说中,我对仙洞沟的历史有了进一步地了解,惊叹于临汾文化的深厚,也更加自豪临汾有如此璀璨的文化瑰宝。

    跟随“景区通”,我们第一站到达仙洞沟的南仙洞。这里有两道山门楼,二门上有乐楼。

    他介绍,二门楼是供唱戏酬神娱乐之用,戏台是清代遗构,当天(农历三月十五)赶庙会,有幸目睹乐师名伶在古戏台唱戏,台下还有各村组织的威风锣鼓队助阵。景区通”介绍,这是自古传下来的习俗,祈求一年风调雨顺,庄稼丰收,百姓安康。

    说到姑射山,我心中一直有个疑问,为什么读姑射(she)村、姑射(ye)山?“景区通”讲了这样一个传说:相传,上古时,山西平阳西部一带,风景秀美、草木茂盛,然而山中出了十只恶虎,村民苦不堪言,造成田园荒芜,百姓流离失所。后来,村中出了一个小姑娘,姑娘长得丑,人称“丑姑”。丑姑人小志大,立志为民除害,她拜东山羿祖学艺,学成回村射杀了十只恶虎,但射杀最后一只恶虎时,她不幸身亡。丑姑的事迹感动了山神,山神启奏天帝,天帝准奏,封丑姑为神女。后人为了纪念丑姑,将其射虎的山叫姑射(ye)山,居住的村子叫姑射(she)村。至今,景区周边村子还流传着“丑姑射虎”的传说。之后,姑射神女与樵夫焦变相恋,生一女,即尧王夫人——鹿仙女。

    听到此,我茅塞顿开。原来,姑射山和鹿仙女的渊源这么深。后又因尧王和鹿仙女相恋,他们结婚时住的山洞也被称为“华夏第一洞房”。

    继续前行,是建立在悬崖峭壁上的观音阁,叠架六层,第五层为主殿,有保存完整的明朝雕塑120余尊。仰望观音阁,其扶摇直上,悬挂于峭壁之中,不得不感慨当时劳动人民的心血和智慧。

    经过大雄宝殿,拾阶而上又一山院,院中有一殿堂,名“观音堂”,又名“愿来殿”,内供奉汉白玉观音及侍童两尊。关于愿来殿,景区通”讲了这样一个典故:1994年,一位玻利维亚华侨斥资精雕了汉白玉观音,最初欲许愿到其他佛教名山,结果观音托梦,愿来山西临汾的姑射山,于是华侨将观音“请”到仙洞沟,因此这里也叫“愿来殿”。如果不知道这个典故,只觉得这是个普通的殿堂,根本不会想到其背后的故事。

    这更加说明,临汾是一处人杰地灵的好地方,姑射山更是一处洞天福地。

    沿着幽静小道,再往大山深处前行,有供奉鹿仙女坐骑的黑龙洞。山中有洞、洞中有庙的神居洞,在神居洞内还有缠腰洞以及可通往陕西的陕西洞。唐高祖李渊逢凶化吉遗留下的南天门、马蹄铲、天下第一围棋等景点,尽收眼底、尽入耳畔,真可谓一步一景、一景一传说。就连曲径小路上的三棵豹榆也和宋太祖赵匡胤有着莫大的渊源。

    此次仙洞沟之行,我不仅增长了知识,更感受到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化。无怪乎人常言:五千年历史看山西,山西历史看临汾。借着旅发大会的春风,希望有更多的朋友来探秘临汾文化。

    记者宁馨儿




     

责任编辑:付基恒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