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侧“天盆”较深,底部有水,无法探测水深。
在吉县的人祖山人祖庙伏羲殿前,有两个神秘的大水坑,当地人称之为“天盆”。“天盆”位于伏羲殿正前方左右两侧,由于庙宇出现坍塌而荒废。现在,庙中无人居住,天盆”的作用已失去原有的意义,但其作用为何?仍然是一个谜。
伏羲殿建于人祖山山顶的岩石之上,“天盆”为人工开凿,两个“天盆”的岩壁上均可看到人工开凿的痕迹,由于荒弃不用,天盆”口的岩石缝隙中长出了杂草。两个“天盆”大小相差不多,“天盆”口约为两米见方,但深浅不同,左侧“天盆”较浅,深约3米左右,可看到底部;右侧“天盆”较深,底部有水,无法探测水深。
“天盆”究竟所为何用?这是个有待进一步考证的谜。
在人祖山一直流传着祈雨祭祀文化。吉县地处黄土高原,雨水是农业丰收的保证,由于古代科学认知较低,人们期盼风调雨顺大多通过祭祀所为,因此拜田祈雨的事情在全国各地均有记载。
人祖山建有龙王庙,吉县县志等地方方志上均留有祈雨祭祀的相关记载。
当地老百姓介绍,在人祖山人们不仅在龙王庙祈雨,有时也向人祖爷祈雨。
在人祖庙或高庙(人祖山高庙中也有“天盆”)举行祭祀仪式后,用木棒搅动庙内的“天盆”(石水窖),有时上天就会降雨。
“天盆”的作用除老百姓所说的祈雨外,还有另外一种说法。据当地人推测,古时,人们生产力水平低下,在没有发明镜子之前,大石水窖中的水可以倒影出人影,女娲可以从中照镜子,正衣冠。
人祖山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文化宣传部长冯彦山曾为山西师范大学教授,研究人祖山人祖文化已有多年,对人祖山伏羲殿前的“天盆”也做过调查研究。
他推断,人们相传“天盆”有祈雨的作用,也有传说为照镜子,但根据人祖山伏羲殿前缺少水源、古时人们生产力水平低下汲水不便、天盆”较深等原因,可以推测,天盆”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供人们生活用水,人们住在山上,取水不便,没水就无法生活,于是开凿了大石水窖可以储水用水。
文/图记者 张春茂
责任编辑:秦芳媛
上一篇: 翼城引资3.1亿元开发历山景区 将打造5A级风景区
下一篇: 迎六一、庆端午龙澍峪景区开仓放粮欢乐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