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 寨 一 日

2013-11-27 17:30: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大寨,我神往久矣。

60年代,伴随着一代伟人毛泽东关于全国“农业学大寨”号召的发出,大寨,这个有着一片贫瘠土地的小山村,便在中国的大地上响了起来。同时,陈永贵、贾进财、梁便良、宋立英、郭凤莲等一批战天斗地、改造山河,在虎头山上创下了人间奇迹的农民英雄的名字,也印在了全国人民的心灵深处。

在一个暑气逼人的日子,我因事路过昔阳,便驱车前往了大寨,终了却心中夙愿。

走近大寨,我一眼就看到了高高地镶在村口门楼上的“大寨”那两个鲜红的正楷大字。阳光明晃晃地照在红字上,反射出一缕缕耀眼夺目的光束。我由衷地感到激动,心里涌起了一句虔诚的问候:“大寨,你好!”我们未在村口门楼停留,车子直接开到虎头山下。

沿着逶迤曲折的山路,顶着似火的骄阳,我一步一喘地向虎头山爬去。山腰间有一块光滑滚圆的石头,被一片浓浓的绿荫所掩映,女儿拉我在此小憩。我无心休息,兴奋地攀上石顶,放眼虎头山。只见山头尽是青翠欲滴的松柏,路旁尽是婆娑起舞的杨柳,山腰尽是枝繁叶茂的果树,沟坡尽是层层叠叠的梯田,好一幅绮丽多姿的山乡画卷!

据导游介绍,50年代初期,虎头山除了大大小小的石头,就是一些乱糟糟的杂草和荆棘。勤劳勇敢的大寨人,以常人难以想象的苦干精神,在“七沟八梁一面坡”的贫瘠山地上,造出了“三保田”、“海绵田”等,使这里初步改变了模样。但是,那时山上的树木很少。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初登虎头山时就对大寨人提出要求:一定要多种树,发展林业,水果树、干果树、木材树都要种。大寨人牢记着周总理的深情嘱托,打响了植树造林,绿化荒山的战斗。经过数十年、几代人的拼搏奋斗,虎头山大变了,如今已成为省级森林公园。说至此,导游的脸上露出了骄傲与自豪的神情!

望着绿绿葱葱,林木茂密的虎头山,我不由得记起了一生搏击、戎马倥偬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叶剑英元帅,于1977年9月视察大寨后写下的《游学大寨杂咏》绝句8首。吟诵着叶帅“村无懒汉地无荒,万众齐心上战场。登上虎头山上望,环山绿带披绿装”的诗句,我仿佛看到了大寨人挥锨抡镐,苦战秃山的火热场景,心底油然生出一股真挚的敬意。

顺着山路往上走,不到5分钟,我们来到一座飞檐式小亭,这是周总理登山纪念亭。亭子南侧竖立着一块石碑,上面镌刻着周总理3次来大寨,3登虎头山传略。说起周总理,导游显得格外激动。她说,日理万机的周总理,竟千里迢迢地3次来到这偏僻的小山村,最后一次还是抱病而来。每次都是认认真真地看大寨,仔仔细细地问大寨;每次都是徒步登上虎头山,帮助大寨订规划;每次都是走进普通百姓家,同一手老茧的农民亲切攀谈。大寨的路,大寨的山,都印下了周总理的足迹。一位老人回忆周总理对大寨倾注的关爱之情时,双目里噙满了泪花。是啊,人民的好总理,虽然走了26载,他的英名却与日月同辉。怀着对周总理的敬仰,我在纪念亭前摄影留念,让周总理的功德永久地定格在记忆的底片。

在导游的引领下,我们来到陈永贵墓地。曾为大寨建立过丰功伟绩的陈永贵,就安睡在虎头山的这块青山绿丛之中。导游告诉我们,陈永贵在当国务院副总理的时候,就多次说过,死了就埋在虎头上。他是要永远守望着这片他为之奋斗、为之洒下心血和汗水的山峦。我打心眼里敬佩这位全国著名劳动模范,是他带领大寨人创造了人间奇迹,是他遵循毛主席的教导铸造了大寨精神,也是他培养了郭凤莲这个优秀的接班人,使而今的大寨走上了富裕路,并跨入了全国精神文明建设的先进行列。据说,墓址是陈永贵自己选的,这地方,近能看到大寨,远能望见昔阳。1993年,村里对墓进行了修整,墓前的山坡上修了228级台阶,有两组分别为72级和38级,标志着陈永贵的享年和党龄;最下端的一组为8级,标志着陈永贵进北京工作8年。那天,虽然烈日炎炎,我却看到三五成群众的人们前来凭吊,向他们心中的英雄项礼膜拜。我也站在墓前,默默地三鞠躬,并在心中祈祷:陈永贵同志,请安息吧!

踏着洁净的青石台阶,我们走下虎头山。山脚下的大寨展览馆院内,有一座用泰山石雕塑的陈永贵半身巨像。陈永贵头扎毛巾,双目炯炯有神,厚厚的嘴巴微张着,似乎在向世人述说着大寨的变迁。走进展览馆,迎面是一条深红色的巨幅屏风,上面书写着“农业学大寨”5个大字,两侧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8个大字,在灯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宽敞明亮的展览馆里,陈列着500余幅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陈永贵,视察大寨,以及大寨人劈山造田、治理荒山的珍贵的历史照片。这是大寨半个世纪历史的真实记录,也是大寨人艰难曲折奋斗的真实写照。久久地徘徊于展览馆,我深被大寨人不畏艰难,拼搏奋斗的精神所震撼,深被大寨日新月异的变化所感奋!

走出展览馆,我仍觉意犹未尽。于是,便驱车下山,进入寨门。走在干干净净的柏油街道上,闻见农家小院里溢出的花卉香气,目视一排排红砖砌就的小二楼居住区,使我顿觉一股新风扑面而来……

(原载《临汾日报》时代周刊2000年7月19日,《山西日报》时尚周末2000年1月28日)

 

 

 

 

 

责任编辑:秦芳媛

上一篇: 村 官 老 葛

下一篇: 当 兵 之 初

相关阅读

    本文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