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身于悬空寺那高低错落,参差有致,曲折迷离,构思奇妙,饶有诗情画意的胜境,我真切地感受到其被贯以“公输天巧”的美誉,的确是名不虚传。
悬空寺,建筑在著名的五岳之一北岳恒山下金龙口西崖峭壁上,系恒山的第一奇观,也是我国最大的悬空寺院,离浑源县城仅3.5公里。该寺原名玄空寺,意取道家当玄佛教色空而得名,后因寺院建在悬崖之上,改名悬空寺。《恒山志》载:“寺院始建于北魏后期,悬空依山而建,它上方载危岩,下界陷深谷,真是壁岸无阶就岩起梵宫。”立于恒山水库堤坝之上,凝眸远望,整个寺庙景色绚丽,气势磅礴,蔚为壮观。
沿石径上攀,进寺门,穿暗廊,便步入寺院。院长不及10米,宽不过3 米,背崖处是一排整齐的二层楼殿。下层是三佛殿、太乙殿和关帝殿。南北两端各建一座正方形耳阁,悬空突出,相互对称。内置悬梯,上下相通。顺着悬梯,爬上楼层,俯视山下,顿觉身吊半空,头晕目眩。多亏外面砌有砖壁,否则,真有坠落崖下之险。女儿见我双腿颤抖,身体摇晃,忙搀扶住我,并讥笑道:“爸爸是个胆小鬼!”我推开女儿,佯装发怒地说:“谁说我胆小!”边说,边壮着胆子向上爬去,只是一双眼睛再也不敢朝下看了。
从北耳阁循北向上,我看到迎面的断崖绝壁上,悬挂着两座宏伟的三层九脊悬空飞楼。楼体大部分是悬空的,下面就岩支撑的木柱,不及碗口粗。据考,这是充分利用力学原理,半插飞梁为基,巧借岩石暗托,足见巧匠之奇才。我由衷感叹:这可谓是集建筑、科技、艺术于一体,充分体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伟大创举啊!
两座飞楼南北高下对峙,争奇斗险,中隔断崖数丈,飞架栈道以通。在这最为惊险之处的石壁上,题刻着“公输天巧”四个大字。沿栈道的石壁,还凿有五处石窟,窟内镂刻着大石佛像,具有相当高的艺术价值。寺内建筑皆为木质,系国内现存惟一的一座建于悬崖绝壁之上的木构寺院。其三步一廊、五步一楼、七步一龛、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险崖,勾心斗角,独具风韵。我暗自称奇,如此构筑,真乃世所罕见!
走下悬空寺,我发现陡崖上墨刻着似如斗大的“壮观”二字。据介绍,这是诗仙李白于唐开元23年(公元736年),到此游览时,深有感触而挥笔题写的。有诗为证:苍崖恍惚蛟螭走,壮观二字大如斗。李白当年恒岳游,自喜名山落吾手。
历代名人骚客游览至此,均被奇妙景观所陶醉,纷纷题字赋诗,以示赞颂。有一首诗这样写道:平沙浩浩黄云开,雁门龙首青崖嵬。遥想真人下天际,放笔万里秋风采。
一阵凉爽的秋风掠过,在山谷里留恋地回旋着。我的心,仿佛也随着风儿,飘游于如黛的青山之间,似画的碧水之中……
(原载《生活晨报》副刊1999年10月6日)
责任编辑:秦芳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