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进入7月份,我市主汛期已至。随着近期的连续阴雨天气致使全市各河段流域水流量大涨,一些缺乏安全意识的市民纷纷乘着天气晴朗时到河边纳凉戏水,当人们在河边嬉戏,享受那一份凉爽时,却是各河段河长们最忙碌的时候,他们每天在各自所辖河段巡河、检查河道安全、观察水位,劝导两岸纳凉、戏水的游人,他们恪守着河长的职责,保障着河道及市民的安全。
在侯马市,有一名虽然年近花甲但却让浍河侯马段下游两岸群众十分认可的巡河员。他,就是被誉为侯马市最让人放心的浍河“卫士”——浍河侯马段第四段巡河员王志信。
今年59岁的王志信,是侯马市上马办西阳呈村人,从他村边流过的是被侯马人誉为“母亲河”的浍河,从小在浍河边长大的王志信对这条“母亲河”有着一份特殊的情感,2018年6月,在侯马市全面推行河长制改革的过程中,王志信作为劳务派遣人员,成了浍河侯马段下游的一名巡河员,“从小‘母亲河’伴我成长,现在终于有机会守护‘她’的安宁。”
与中上游河段的巡河员同事相比,王志信所负责的下游河段条件最差,从他负责的驿桥电灌站开始,一直到侯马与新绛县交界处,这是一段长度约6公里的无堤防河道河段,在他负责的范围,不但没有中上游那样的平坦的堤防可以当路走,连一条像样的小路都没有,但秉性笃诚的他面对不利的巡河条件没有退缩,始终信守着“应人事小、误人事大”的人生信条,“既然当了这一河段的巡河员了,就要一心一意地把工作干好。”面对艰苦的环境,王志信始终恪守着自己的职责。
自从当上巡河员后,无论是刮风下雨、严寒酷暑,都没能阻挡王志信每天按时巡河的脚步,“做了巡河员后,我就知道自己的责任重大,特别是目前正值汛期,更不能有半点马虎。”王志信最近每天早晨6点多就到负责的河段进行巡河,“主要是沿着辖区河道进行巡查,察看雨后河水上涨后有无安全隐患,做好河道沿线的预警告知,警示标识及河道周边有无涨水后水冲杂物堆积问题等。”王志信对每一项检查都仔细认真,并做了巡河记录。
“河水一个时段和一个时段都不一样,所以每一个记录都要详细。”王志信随身携带的记录本上写得密密麻麻,上面记录了详细的时间、河水上涨的程度以及周围是否发生灾害等。
王志信说他的手机常年保持24小时开机,即使下班回家了,他也随身密切关注着气象和水情信息,以便及时发现和上报汛情。
近年来,随着水系整治工程的推进,浍河河道水质得到了明显改善,多年不见踪影的鱼虾又开始出现了,为了避免人为活动对浍河水质的扰动,每当看到有在河边捕鱼捞虾的人员,王志信就对他们耐心劝离;发现有污水排入河道他在第一时间上报;遇到有意在河道倾倒垃圾的更是难逃他的监管;汛期发现险情上报后,他就立即投身排险中。早上六点出门,晚上十一点多回家,这对王志信来说已是再平常不过的事儿。
为了把河巡好,王志信遇到自己该管的事儿坚决要管、遇到发现的问题便马上反映,就是因为这较真的性格,他在工作中还“得罪”了一些人。有一次在巡河中,王志信发现有村子的污水流入了浍河河道,他便找到村子的村干部反映情况,没想到对方竟然生气了,“你是个巡河员,我还是个村级河长呢。”面对对方的无理态度,王志信不温不火,对原则问题寸步不让,“不管你是河长也好、村主任也好,我作为一名巡河员,就得对我的工作负好责任,上级交给我的工作我必须得完成好,你们村里向河里排污水,这一问题我必须上报,这是我的工作,请给予支持。”面对“较真”、坚持原则、敢于辨明事理的老王,再加上河警长在巡河护河过程中的作用日益显现,后来那位村干部终于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最终开始配合、支持老王的巡河工作了。
今年,浍河水质达标攻坚战全面打响之后,王志信更忙了,为了能够时刻坚守西曲国考断面的水质巡护,他每天骑着电动车快速往返于河道和家之间。回家后端起老伴准备好的饭碗就是一通狼吞虎咽,急急忙忙地吃完饭就又赶往河道水质监测断面附近开始工作。
如今,主汛期到来,侯马市浍河水质达标攻坚战正处于关键的时间节点,王志信的巡河护河任务也异常艰巨繁重。作为一名年近花甲的巡河员,王志信说,“我是在浍河边儿上土生土长的侯马人,我要为浍河的安宁和水清草绿作出点儿我的贡献!”
记者 孙哲峰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