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泽县孔村:“驻村工作队”的故事

2021-09-10 09:45:13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安泽消防救援大队人员帮助村民清理院落

  临汾新闻网讯“咦!之前的13次说事议事会,都是安泽消防救援大队驻村工作队队长武长江主持,怎么今天不见他的人影了?难不成队里有消防救援任务,来不了了?”

  8月16日下午,安泽县府城镇孔村第十四次说事议事会在村里小广场拉开了帷幕。

  驻村工作队进驻该村已经7年,自今年1月30日说事议事会开展以来,乡亲们已经习惯了武长江在会上的“大嗓门”,可今天他怎么不见了?

  就在乡亲们七嘴八舌地讨论时,孔村村委会工作人员的声音从大喇叭里传来——“乡亲们,驻村工作队完成了驻村任务,已经调走了,以后这个说事议事会,就由咱们村委会具体负责了……”

  “啥?要走了?”

  “怎么就走了啊!多好的队伍啊!”

  “可不,帮着咱村办了多少实事,怎么说走就走了?”

  听到驻村工作队离开的消息,村民中的不少人都流露出不舍的神情。

  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他们在村口检查点轮流值班,宣传防疫防控知识;护林防火时期,他们到山上、田间地头巡查,杜绝火星进山林;汛期到来时,他们挨家排查登记,为村民解决排水不畅问题……这一幕幕,仿佛还在眼前。

  然而,2020年7月,孔村55户112人达到“两不愁三保障”的脱贫标准,全部通过国家脱贫验收,安泽县消防救援大队驻村工作队的主要任务也基本完成。在当天的说事议事会上,武长江其实就躲在村委会办公室里,孔村的乡亲们对驻村工作队真情流露,他和队员们对孔村的乡亲们何尝不是依依不舍。

  “今天,我本不想来,但是此刻站在台上,我还是想说,不驻村并不代表不帮扶,大队与孔村的情缘还会继续,我们也会定期到村里看看,了解村里情况,及时向队里反映,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进行到底。”躲在幕后的武长江到底还是没有“沉住气”,在村委干部的再三邀请下,走上台前和乡亲们挥手告别。

  正如武长江说的那样,驻村扶贫工作告一段落,但对口帮扶没有停下脚步,乡村振兴的步伐正向我们走来。而这7年来的驻村生活,驻村工作队帮扶村民的故事,正在这片热土上生根发芽——

  70多岁的贫困户高根莲,一听说驻村工作队要离开,捣着手里的拐杖,激动地说:“我家窑后面,下雨排不了水,是武长江队长帮忙修通的……还专门开车送我去医院看病……舍不得他们走,都是实实在在的好人啊!”

  村民高福亮的父亲在得知驻村工作队要离开的消息后,流着热泪对乡亲们说:“要说舍不得,我更舍不得。我家困难,儿子小亮双腿股骨头坏死,没钱做手术,驻村工作队可没少往我家跑,多亏他们的帮忙,这才给小亮做了手术,俺俩孙子上学也能享受助学金。武队长还给我家送了100多只小鸡,让我们增加点收入。村里吃水不方便,驻村工作队和咱村‘两委’班子冒酷暑,加班加点地挖管道、接水管,及时通了水,好人呐!”

  村民尚凤莲,丈夫病逝,大儿子患有精神病,巨大的心理压力使她一蹶不振,变得少言寡语,家里卫生一塌糊涂,经济来源就靠她小儿子一人打工维持。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常常去她家开导她,让她就近打些零工,一是增加点收入,二是也好改变下心态。隔三岔五,还帮助她整理家院,在大家的帮助下,尚凤莲心里的阴霾逐渐消散。

  去年10月份,尚凤莲望着家里几亩玉米地,一脸愁苦。驻村工作队也把这件事看在了眼里。国庆假期,武长江带领大队消防队员来到孔村,帮助有收秋困难的家庭进行秋收。这些平时开消防车、冲进火场救人的小伙子,开着三轮、肩扛玉米的场景,至今让尚凤莲难忘。

  “天然气费已经缴纳两三年了,到现在还没有通气,什么时间可以投入使用?”5月份的说事议事会上,村民白怀兵提出了疑问。对此,驻村工作队当场联系了县天然气公司沟通相关事宜,为村民解决了实际问题。

  在孔村,还有一个爱心扶贫超市,安泽县消防救援大队多次为超市捐赠生活必需品、卫生用品、夏季防蚊防虫用品等,并查看超市的运营情况,向经营者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

  说起爱心超市,就不得不说积分兑换服务了。说事议事制度开始实行以来,孔村实行了星级积分管理办法。驻村工作队就一直参与为村民评星积分的工作,庭院整洁可以积分、敬老爱亲可以积分、义务劳动可以积分……一个季度评一次积分,积分多奖励多,村民可以凭借积分去爱心超市兑换商品。这就增加了村民爱村护村的积极性,孔村展现出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的新面貌。

  驻村工作告一段落,但对于安泽县消防救援大队来说,未来还有更艰巨的任务,他们将继续坚守,携手奔走在乡村振兴的大路上。

  记者 杨全 孙哲峰

     

责任编辑:畅任杰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