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生态安泽 谋求永续发展

2012-12-08 10:01:17 来源:临汾新闻网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一精神要求,为我们开创“生态安泽”建设新局面,指引了航向,增添了动力。

近年来,安泽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建设“生态安泽”的奋斗目标,坚定不移地“举生态旗、打生态牌、走生态路”,大力发展循环、生态、绿色经济,打造最佳人居环境,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的“双赢”。安泽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连续几年位居临汾乃至全省前列,被列入临汾市“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梯队”。与此同时,县城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连续5年位居全省第一,先后荣获全省环境空气质量先进单位、山西环保生态奖和“中国绿色名县”等环境称号,安泽已成为人居环境最好和最具发展潜力的区域之一。站在新的起点,安泽将以更广阔的视野和更高的标准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坚定不移地走好科学发展、生态优先的道路。

夯实生态之基 守住青山绿水

生态之基就是发展之基,安泽要永续发展,必须守住生态这个“最大的本钱”。安泽的良好生态环境,得益于建国60多年来历任县委书记、县长带领全县人民“咬定青山不放松”、一任接着一任干、矢志不渝、坚持不懈地造林绿化,得益于近年来我县大力实施的“太行山绿化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和“六大造林绿化工程”。随着安泽知名度的不断提高,安泽的生态愈来愈显现出巨大的商机和活力,安泽愈来愈成为凝聚人气、集聚财气的风水宝地,在引以自豪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要使安泽的绿水青山,成为真正的金山银山,必须巩固好来之不易的生态建设成果。一方面我们要不断加大造林绿化力度。牢固树立栽树就是栽历史、就是栽人文、就是栽政绩的理念,发扬安泽造林绿化的优良传统,突出“身边增绿”和“山上治本”,坚持造林造景并举、绿化美化并行,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山岳景区绿化、通道绿化、城区绿化、村庄绿化、工业园区绿化五大造林绿化精品工程,力争每年完成造林绿化3万亩,不断提高森林覆盖率,全方位提升我县造林绿化水平,着力打造“远山皆林、遍地是景”的安泽生态建设模式。特别是我们要“巩固守护油松林岭,打造提升油松城”,大力实施大油松栽植工程,为安泽增添新的风景。在森林管护上,我们加强了森林防火预警体系建设,组建了全省一流、人数最多、规模最大、装备最精的县级森林防火大队。这支队伍,平时护林巡逻,严防野外用火,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一旦发生森林火情又可以及时进行扑救,确保了森林安全,构筑了绿色屏障。要不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创新造林绿化经营机制,强化林木管护,进一步巩固造林绿化、退耕还林成果。另一方面,要开展实施以污水截流、生态修复、河岸整治和沿河林带建设等为主要内容的沁河流域生态综合治理工程,积极推进国家级水产种植资源保护区建设,全力确保沁河流域生态安全。成立联合执法组,严厉打击盗砍乱伐、毁林造地、沁河采砂、违规排污等非法行为,切实保护好我们的青山绿水,呵护我们的生态家园。

建设生态城乡 优化人居环境

享受优美的人居环境,是老百姓幸福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生态建设成果惠及人民群众的最直接体现。我们要以生态宜居为目标,全面推进城乡生态化进程。

一是建设山水园林城。要按照城镇化的发展方向,不断拉大城市框架,大力开展城市绿化、美化、硬化工程建设,完成湿地公园二期工程建设,对月亮湾公园进行大树成景绿化,打造以“大水大绿”为主题的城市生态公园和景观长廊;继续实施沁河、义唐河、第五河滨河景观绿化、城镇边山风景绿化、单位校园绿化、公共休闲绿地等绿化工程,着力营造“城在山水中、房在树林中、人在图画中”的优美环境,实现城市建筑与自然景观相互辉映。加快天然气接入,实施集中联片供气供热等工程,有效降低二氧化硫排放。在加强城乡环境卫生整治上,我们建成了日处理垃圾75吨的垃圾处理场,投资3800万元,建成可日处理污水3600平方米的县城污水处理厂。为加强沁河流域水资源保护,我们实施了总投资1.2亿元的沁河县城段综合治理工程,打造了“一川清水、两岸锦绣”的靓丽景观,为建设“山水园林城”增添了水的灵韵。通过完善城市建设和管理,我们要全力打造设施齐全、环境优美、天蓝水碧、空气清新的最宜人居县城,全方位吸引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尽快使安泽融入临汾、长治的“一小时经济圈”。

二是要建设生态新村。紧紧抓住省级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区项目的有利机遇,持续开展农村“家园清洁整治行动”和“创建绿色家园活动”,切实增强群众的卫生意识、环保意识和文明意识,培养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营造村容整洁的生活环境。同时,全力推广城镇拉动型、村矿结合型、产业带动型、生态文明型、文化旅游型、移民新村型和城乡统筹型等建设模式,全力推进第二轮新农村建设,改善村容村貌,全力优化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生态农村。

三是弘扬生态文化,形成共建氛围。建设生态文明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大力支持。近年来,安泽大力开展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村庄、绿色企业等各类生态创建活动,深入开展生态科学知识和生态法律法规普及活动,建设“生态绿色家园”已成为全县人民的共同意愿。我们要从更高层次,进一步加大全民生态教育力度。一是大力宣讲生态文化,特别要结合荀子文化中关于生态保护哲学思想的挖掘,大力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核心价值观,引导人们敬畏自然、善待自然、保护环境,形成和谐的现代生态文化。二是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大力倡导形成“生态文明人人讲、生态伦理人人懂、生态道德人人守、生态环境人人建”的良好社会风尚,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进一步激发广大群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三是积极宣传低碳生活理念,开展节能减碳全民行动,节约一张纸、一度电、一升油,实现绿色办公、绿色居住、绿色出行,使低碳生活成为时尚潮流。

大兴生态产业 发展生态经济

生态安泽是转型跨越发展的根本点和立足点。我们要紧紧抓住国家设立“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政策机遇和中南铁路、长临高速的建设机遇,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努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和经济优势。

一要大力发展循环工业。我们渴望发展,但在招商引资上,要坚持环保优先,严格控制新上项目,对不能通过能源消耗审核和环境影响评价的项目,一律不予引进;严格焦化、化工、洗煤等重点企业的污染治理,推行清洁生产,确保企业废水零排放、烟尘达标排放;严格实行节能降耗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积极推广节电和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加快太阳能和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利用,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同时,要严格按照新型工业的要求,建设好唐城煤焦化、冀氏煤电气两个生态工业园区。唐城煤焦化园区在确保永鑫120万吨焦化配套12万吨甲醇项目,全负荷投入生产运营的基础上,要加快太岳6万吨乙二醇项目、永鑫铁路专线等项目建设,不断延伸煤焦产业链条,提升产业竞争力。冀氏煤电气园区要加快煤电一体化、同世达200万吨二甲醚等工业项目建设。加快启动大连傅氏企业集团40万吨/年煤基合成化学品项目和华润分散式风力发电的前期筹备工作,力争把安泽建成工业产品的转移地。

二要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依托我县良好的土地、水、气候优势,着力壮大有机玉米、优质核桃、道地连翘、生态畜牧等四大产业。玉米种植要提升科技含量,重点实施有机玉米产业化项目,推动传统玉米向有机玉米生产的转变。优质核桃,要大力推广优质矮化晚花品种,坚持“每年1万5、三年5万亩”的发展方向,力争年内实现农民人均一亩核桃树,推动生态林向生态经济林的转变。安泽野生连翘面积达100余万亩,年产400余万公斤,占全国总产量的四分之一,是全国连翘生产第一县。我们要以建设道地药材基地县为目标,建龙头,强抚育,扩面积,把安泽建成以连翘为主、在全国有影响的中药材集散地,推动连翘野生资源向“一县一业”的转变。畜牧业上,要以安全、健康、规模为主攻方向,推进规模化发展、生态化养殖、产业化经营,推动畜牧零星养殖向规模健康养殖的转变。在农产品的品牌推广和开发上,主打“健康牌”、“绿色牌”,开发出更多的生态食品、无公害食品和绿色食品,为优质玉米、核桃、畜产品贴上“生态标签”,加快无公害、绿色、有机产品的认证和原产地认证工作,提高市场竞争力和产品知名度。

三要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按照“一带”(府城沿河精品旅游带)、“一线”(红色旅游路线)、“五区”(黄花岭、红叶岭、安泰山、青松岭、段峪河五大景区)的旅游发展格局,整合旅游资源,搞好综合开发,以荀子文化园为龙头,配套建设黄花岭、红叶岭、青松岭、麻衣寺塔、郎寨塔、段峪河瀑布、桑曲革命教育基地等景区,推出一批生态、休闲和红色旅游精品。加强餐饮、娱乐、住宿等相关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旅游接待和推介力度,引导景点周边群众发展农家接待、农家乐,最终将我县建成产业体系完善、旅游功能齐全、文化休闲产业发达的生态宜游县,使生态旅游成为安泽经济新的增长点,使安泽成为旅游休闲的集散地。

(作者 郑步电 系安泽县委副书记、县长)

责任编辑:李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