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家政服务业现状分析及前瞻思考

2013-04-06 09:37:26 来源:临汾新闻网

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确定将在今年出台《临汾市家政服务业管理办法》,此举将更好地促进我市家政服务市场的良性发展。

家政服务和所有其他职业一样是社会分工下的一种行业。一方面,它为广大家庭提供了保姆、护理、保洁、物流配送、家庭管理等方面全方位的服务体系;另一方面,它是解决再就业问题的主要渠道之一。随着城市居民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家政服务市场的前景广阔,但同时不容忽视的是,人们对家政服务的要求也日益规范化、专业化、系统化,作为朝阳产业的家政服务业,它的规模化、规范化也应尽早提上议事日程。

我市家政服务市场发展基本情况。

笔者利用近两个月的时间,通过采取走访家政服务经营者、消费者和部分家政服务者等方式,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我市家政服务市场基本情况、行业发展现状。目前,我市兼营从事与家政服务相关的企业和机构有近200家,从业人员达到5000余人。

专营家政服务企业注册登记16家,从业人员在经营者处登记的达到600余人。行业组织形态:我市家庭服务业大多是社区中介机构、社区服务站、个体户和未经工商注册的自由服务者等形式,其中中介制企业占较大比重。员工制家政企业仅一家,连锁经营方式的一家,中介制家政企业14家,公益性中介机构没有。由于家政服务行业利润微薄,加之缴纳社会保险成本较大,除从事家政服务外,大多提供与之相关的社会化服务。从业人员现状。从身份属性看,从业人员主要是以农民工、城区失地农民和下岗失业人员为主。目前我市家政服务从业人员达到600余人,主要有两部分人员构成:一是本地和外省农民工约500余人,占从业总人数的多数;其余是下岗失业人员和灵活就业人员,从业人数不足百人。从行业企业形态看,中介制企业和员工制企业吸纳了大量的从业人员。

从总体上来看,主要影响和制约我市家政服务业发展的矛盾:一是发展不均衡,呈现“六多六少”。需求多,供给少。我市对家庭服务员的需求很大。全市老年人和空巢老人逐年增多,护理需求急剧上升,在数量上远远不能满足需求;中介多,员工制企业少。我市16个家政服务企业中,中介制家庭服务业达14个,而员工派遣制和连锁家庭服务企业仅有2个;凭经验上岗多,受过专业培训的少。据各企业经营者反映和市场调查,我市家庭服务人员高中以下学历占95%以上。未经过培训的占多数;农民工、下岗职工多,高端服务人员少。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和高学历者对家政服务的认识不够,单纯地认为家政服务就是侍候人的初级阶段;没有保障的多,签订长期劳动合同的少。从业者缴纳社会保险以外,对求职者大多签订劳务合同或用工协议。中介公司则将家政服务人员介绍给雇主,不负责后续管理。主要体现为“两低”,即劳务协议签订少;社会保险参保率低,导致我市家政服务人员流入大中城市的情况非常严重。二是家政服务业市场环境无秩序,缺乏统一的标准体系。由于家庭服务行业没有明确的行政主管部门,造成管理部门过多、职能交叉,行业管理处于无序状态。没有形成统一的服务质量标准,没有统一的成本价格标准及行业准入。三是从业人员就业观念不解放,高素质从业人员匮乏。四是家政服务市场需求旺盛,结构化供应矛盾突出。五是行业规范化管理不到位,政策扶持跟不上。六是从业人员素质普遍较低,职业技能培训严重匮乏。七是家政服务中介公司维权难,缺乏保险制度保障。

综上所述,我市家政服务市场矛盾和问题存在的原因主要是:家政服务就业歧视仍然存在;家政服务市场供求矛盾突出;正规家政服务培训严重缺乏;家政服务市场管理不到位;企业管理水平与经营环境有待提升和改善。

对规范我市家政服务业的前瞻思考。

根据我市家政服务市场的现实情况,并结合其他城市的先进经验,本着规范市场但又不制约市场自主发展的宗旨,我市家政服务市场的规范发展应努力解决好如下矛盾和问题。明确主管部门。目前的家政服务业的主管部门不明确,家政服务业主要以自发的个体发展为主,应由市政府发文明确主管部门,归口家政服务联席会议为主要牵头管理部门,便于今后开展工作。一些正规的家政服务企业亟须家政服务行业的健康发展,希望得到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因为他们反映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困难及诉讼,却不知到哪里反映,谁来负责。充分发挥行业自律作用。加快成立行业协会,由政府指导,通过行业协会制定家政服务业服务分类标准、从业人员标准及劳动合同文本等,不断加强行业自律,促进家庭服务业规范、有序、健康发展。

探索科学的企业管理模式。逐步完善和推广员工制,家政服务员成为企业的员工,有利于用工的管理与规范。从我们开展调研情况看,60%的用户“愿意只与家政服务公司订立合同”,90%的家政服务员愿意“受雇于家政公司,受家政公司委派和管理”。同时,70%的家庭聘请的是小时工,6%聘请的是零工,住家式家政服务员的服务模式已经不是主流。只有实行员工制,才可以使家政服务业成为一个真正成熟的行业。扶持规范的家政服务企业做大做强。企业反映,目前的黑家政太多,无人管。黑家政偷税漏税,竞相压价,经营成本低。而正规家政公司严格纳税、严格管理,从而提高了经营成本,致使正规家政服务公司运作困难。建议出台有利于家政服务企业的扶持政策,以促进家政服务业发展。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政府应对达到一定数额以上的服务项目实行公开招投标,在机关和企事业引入家政服务企业,给所有家政服务公司一个公平的竞争机会。

加强家政服务职业培训。家政服务培训可分为两个层次进行:一是师资培训,对象是各技工学校、就业培训中心、社会力量办学机构已经承担或准备承担有关家政服务专业课程的教师,通过培训,使他们具备组织家政服务培训的资格,掌握教学方法,进而对家政服务员开展规范化、专业化职业资格培训;二是开展从业人员培训,由具有家政服务培训资格的教师和其他专业学科的教师负责培训教学,培训后进行考核,使参加培训的人员通过培训考核获得职业资格。培训经费政府财政给予大力支持,同时要开拓包括有偿培训等其他经费渠道。三是探索企业和从业人员的分类等级或星级评定办法,提高企业和从业人员从业信心和社会知名度、信誉度。保障家政服务供求双方合法权益。

健全和完善供求双方的劳动关系。家政服务员与用户之间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应当根据法律规章来确定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包括劳动时间、劳动条件、服务质量、工资报酬、权益保障、争议处理等事项,并通过契约的形式体现。随着社会保障体系的逐步完善,要逐步把家政服务员纳入社会保障范围,解除家庭服务行业的后顾之忧。

(作者单位:市家政服务业促进就业联席会议办公室)

王国伟

责任编辑: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