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学习 提高辩证思维能力

2013-05-05 11:36:37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一、加强学习,首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
    当前,全党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如何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把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作为一名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面对经济社会发展出现的错综复杂的问题,需要增强自身的本领。而加强学习,是增强本领唯一的途径。正是从这样的战略高度出发,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重大任务。在这里,学习被摆在第一位。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3月3日在中央党校发表讲话,再次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
    学习应该是全面的、系统的,作为党的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首先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恩格斯说:“一个民族要站在时代的顶峰,就一刻也离不开理论思维。”以先进的、科学的理论为指南,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个显著的特色。有了理论上的成熟,领会了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才能心明眼亮,才能更好地统领和促进其他新知识的学习,才能有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才能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强大思想武器,才能增强工作中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在纷繁复杂的形势下坚持科学指导思想和正确前进方向,带领人民走对路,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向前进。所以,经党的十八大作部分修改而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它的基本原理是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党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是我党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
    二、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根本的是要学好哲学
    哲学是智慧之学,人类所建构的一切成果,都以精炼的理论形式凝结于哲学之中。有人说哲学是空洞无用的,其实,哲学没有小用,却有大用;没有浅用,却有深用;没有近用,却有远用。哲学让我们正确地反思和总结过去,冷静地观察和改造现实,科学地预测和创造未来。有没有哲学素养,是大不一样的,正如陈云同志所说“学好哲学,终身受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汲取了人类一切思想成果,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它对人们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过程中遇到的诸多根本问题作出了科学解答,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我们的认识和实践具有根本的指导意义。实践证明,遵循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就能够对所遇到的各种问题作出正确的分析和有效的解决,从而推动各项事业的发展。
    我们党有一个优良传统,就是注重从哲学层面解决思维方式问题。毛泽东同志指出:“马克思主义有几门学问……但基础的东西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个东西没有学通,我们就没有共同的语言,没有共同的方法,扯了许多皮,还扯不清楚。有了辩证唯物论的思想,就省得许多事,也少犯许多错误。”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我们党广泛开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习、研究和宣传教育工作,取得了许多积极成果。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阶段,我们要在以往实践探索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这方面的工作。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要牢固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切实提高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能力。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习,培养正确的思维方式,正是贯彻落实这一要求的具体体现。
    三、学好哲学,提高辩证思维能力
    人与动物最根本的差别,是有没有思维;人与人最大的差别,是思维方式的差别。思维方式问题是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它体现着人们进行思维活动、认识和处理各种问题时所运用的基本方法。一个人的言谈举止、工作作风无不受其思维方式影响。最简单直观的经验是,我们与某人一席谈话,就可知他能不能抓住重点、是全面还是片面、大脑是否清晰、逻辑是严密还是混乱。思维方式是否正确、合理,直接影响人们认识和实践活动的结果。领导干部处理大大小小的事件,解决工作中各类错综复杂的问题,必须重视解决思维方式问题,努力培养正确的思维方式。锻炼和发展人的思维能力的最有效方法,是学好哲学,掌握唯物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是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全面的观点。学习唯物辩证法,提高辩证思维能力,需要正确理解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原则,掌握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范畴,理解“对立面的统一”这一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学会从事物的联系和发展中观察问题,而不是孤    立和静止地看问题;通过对联系和发展规律的研究和把握,培养辩证的思维方式,使自己的思维多一点深刻、少一点肤浅,多一点全面、少一点片面,多一点远见、少一点短视。掌握矛盾分析的方法,加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全面性,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绝对化,牢固树立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辩证法是直接在整个社会生活中运用理性思维的学科。现在提倡的横向思维、纵向思维、发散思维、创造思维、动态思维、关系思维等等,就是我们应该重点掌握的辩证思维方式。学习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实质上是心智训练,我们要提高辩证思维能力,就要从事物的对立统一、普遍联系和发展变化中培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提高辩证思维能力,注重思维素质的训练
    思维能力的训练和提高,可以多层面、多角度进行。应注重几方面能力的培养:
    (一)提高横向思维能力。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着的,任何事物的存在都不是绝对孤立的。横向思维是一种同时性、横断性思维,它把事物放到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去考察事物运动特点和它的本质。它强调在研究某一事物时,不要忘记它同整体以及整体中其他部分之间的联系。它要求我们在思考每一个问题时,不局限于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而是要放宽视野,从较大范围来考察,这样才能看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从而扬长避短。我国实行的“对外开放”方针,就是横向思维在对外政策上的应用。横向思维能打开我们狭隘的眼界,使我们具有宽广的视野。
    (二)提高纵向思维能力。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相互联系构成运动,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有其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纵向思维把事物放在动态的发展过程中,从过去和现在比较中推断将来,有助于把握事物的发展趋势,预测未来。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超前性思维在立足于社会发展的现实基础,对未来各种可能性进行分析,并做出预测,做到心中有数,从而发挥主观能动性,力争好的可能性,防止坏的可能性的发生。“三步走”、“台阶式”的经济发展战略,以及十八大提出的“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即是纵向思维方式的伸展和应用。
    (三)提高发散思维能力。唯物辩证法以事物的复杂性、多样性和生动性为前提,要求在联系和发展中把握事物。发散思维亦即非线性思维,这种思维方式最根本的特点是多方面、多角度、多渠道、多层次地思考问题,而不是囿于一种思路、一个角度、一条路走到底。这有利于克服人们头脑中僵化框架和陈旧观念,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索问题。思维发散的面越广,发散量越大,就越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人们常说:人总比山高,脚总比路长,办法总比困难要多,就是这个道理。
    (四)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唯物辩证法讲实事求是,一切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创造性思维首先要求随时间、条件、对象的变化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在观察、处理和分析问题时,敢于打破常规,善于求新、求异、求先,在思维中有新见解、新发展、新突破。比如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就充分体现了创新思维意识。我们要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会一帆风顺,会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没有创造性思维能力,就很难有新发展、新突破。
    (五)善于运用矛盾分析方法。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在事物发展的诸多矛盾中,必有一个主要矛盾,我们应该抓住主要矛盾和问题的根本,并以此确定中心工作,通过主要矛盾的解决来带动其他矛盾的解决。这就是所谓“重点论”。不可“胡子眉毛一把抓”,不分主次。这里需要处理好重点与全局的关系。邓小平告诫我们:“要提倡顾全大局,有些事从局部看可行,从大局看不可行,有些事从局部看不可行,从大局看可行。归根到底,要顾全大局。”社会发展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要素的相互支撑、协调发展,不能全面推进、遍地开花,也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必须做到既全面推进各项工作,又集中精力破解制约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辩证处理好重点与全局的关系。

(市委讲师团 许新年)

责任编辑:邱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