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诚信”

2013-08-24 09:43:50 来源:临汾新闻网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诚信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也是一个文明社会的重要的道德标志,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民主与法治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必须大力弘扬,大力倡导。

何谓诚信?诚者即诚实、诚恳、诚挚也;信者即信用、信守、信任、信义、信赖也。

“诚”与“信”相结合,就把作为社会关系总和的人的内在道德修养与外在行为准则统一起来了。诚信在人际关系、社会秩序、治国理政等诸多领域发挥着基石作用,是文明社会道德与法治的根基。

首先“诚信”是立人之本。在这方面,古人有很多论述。例如:“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人先信而后求能”(信是立人的基础)。“无忠不信,何以立天地之间”,“诚信者,天下之结也”(人在社会上活动,诚信是关键)。历代先哲无不以“诚信”待人,“言而有信”作为立身之本。人生活在社会上,人与人之间不可避免地要发生人际交往,而“诚信”就是人际交结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社会稳定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也只有人人恪守诚信,才能建立起相互信赖,相互友爱的和谐社会。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具体要求,就是要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的教育和治理,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当前社会上出现的不同程度的诚信缺失问题,对我国经济发展,政治民主,文化建设,和谐社会的构建等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亟需全社会以“诚信”作为基本道德准则,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须知,诚信的缺失,必将导致社会道德的沦丧,世情冷漠,腐败蔓延,犯罪高发,社会也就失去了和谐的基石。

那么,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呢?就诚信来说,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其一,各级政府部门要做表率,带头树立诚信形象。以当前情况来看,最主要的是“说到做到,不放空炮”。例如,时下“承诺”已成时尚,各行各业都有“承诺”,而行政部门也多有“承诺”。这是社会运转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强烈的要求。古人说:“一诺值千金”。这说的“承诺”的重要性和珍贵。但“一诺值千金”是指一般而言,而政府各部门的“承诺”则含“金”量就更高了。因为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它既代表人民行使政权,又替人民办事,服务于人民,故而它的“承诺”不同于商业性质的“承诺”。商业性质的“承诺”只对顾客和消费者,是从中谋利的“承诺”,甚至还有的欺诈,而行政部门的“承诺”是对党、对人民、对上级的“承诺”。其内容不管有多少,归纳起来只有一条,这就是依法行政,把工作做好,把权力用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发展做奉献,是为“公”而不是为“私”。所以,它的含“金”量就更高了。既如此,“承诺”一出,就要竭尽全力,千方百计付诸兑现。否则,一旦落了空,这“承诺”的性质就变了,变成了谎言、欺骗,哗众取宠,变成了对党、对人民的不忠,其公信力也就丧失殆尽了。

其二,在打造良好的社会诚信氛围中,商业、企业应该首当其冲,因为市场经济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竞争”。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竞争是好事而不是坏事,竞争推动经济发展,竞争推动社会进步。然而有的企业或商业在利益的驱动下,却采取了一些不正当、不公正的手段,特别是哄骗和欺诈手段,以假充真,以劣充优,损害顾客和消费者的利益,结果不仅是弄得企业或商业自己“身败名裂”,而且对社会也影响极大,互不信任,难以和谐。

远在150多年前,恩格斯就曾指出“现代经济的规律之一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愈发展,它就愈不采取作为它早期阶段的特征的那些琐细的哄骗和欺诈手段……这些狡猾的手段在大市场上已经不合算了,那里时间就是金钱,那里商业道德必须发展到一定水平”(《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272页)。可见,市场上那些不讲诚信的企业或商业采取“琐细哄骗欺诈”的手段是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早期阶段相联系的,是那些“小生意人”惯用的伎俩,在大工业大市场的条件下,再使用这些低劣的手段谋取利益,就太不识时务了,只能自讨苦吃,被市场所淘汰。

更须认识到,我们所建立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其目的是激发经济活力,进一步地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产品科技含量,不断增加社会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生活需要,满足社会发展的和一切消费者的正当需求。各企业或商业之间的竞争目标只能是使自己产品或经济的商品不断满足各方面的需求,从而使自己壮大起来。在这种激烈的竞争中,要取得胜利,就必须讲诚信,诚招天下客,信迎四海宾。忠于消费者和忠于自己是一致的,在信誉中积德,在竞争中创优,以诚待客,以优取胜,万不可自欺欺人。有副对联写得好,上联是:宣扬有度千言广告不说半句假,下联是:童叟无欺一日生意赢得万颗心,横批是:掌握规律。企业或商业如能做到这一点,就会取信于民,得到各方面的支持和拥护,在市场火热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其三,要激励和教育社会成员在人际交往中自觉遵“诚”守“信”,为打造诚信和谐社会做奉献。全体社会成员是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和基石。因此,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以人为本,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激发社会成员的自我觉醒,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和自我完善的能力,为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定广泛的、坚实的群众基础。同时,还要加强这方面的法律法规建设,完善诚信约束与失信惩戒机制,构建巩固的诚信建设的社会平台。还要发挥各媒体的监督和导向作用,对诚信的先进人物和单位典型及时予以褒扬;对失信的个人和单位造成危害者要及时予以谴责或曝光,使诚信道德建设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常态化。这样,无疑就会使诚信成为社会成员的公德意识,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

总之,诚信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化大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文明社会道德和法律的根基;是人们社会交往必须遵循的行为机制。愿每位社会成员都能自觉地崇尚诚信,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张同廷

责任编辑:秦芳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