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新期待、新要求,集中体现在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上。实施“民生警务、亲民公安”战略是公安机关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新要求的具体举措,也是现代警务改革、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途径。去年以来,新一届省厅党委在推动谋划公安工作方面,提出了“五个一”思路和“五大体系建设”要求,确立了“双联双建”工作模式,推出了一系列符合基层实际、深得民心警心的政策措施,切实推动了新时期信息化条件下群众工作的长效建设。
按照省厅的部署要求,市局党委用“民生警务、亲民公安”理念统领全部的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在全市公安机关高起点、高标准、高速度打造便民服务在线平台,实现了“一网受理、一站办结、一线回访、一口回复、一并考核”,切实做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服务群众零距离”,使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取得了新发展、新进步,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实现了新提升、新突破。
一、坚持高起点定位,加强组织领导全力推进。市局党委始终把“民生警务、亲民公安”建设作为全部公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深化“民生警务、亲民公安”主题理念,认真学习贯彻刘厅长讲话精神,把扎实推进信息化条件下的便民服务在线平台建设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了一把手主抓,明确工作责任,全力推进平台流转运行。二是强化软硬件建设,全市共投入资金300余万元,建成120平方米的公安便民服务在线中心;同时,针对实际工作需求,高标准地配备了办公、回访设备,强化人员配置,并组织平台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升整体业务素质。
二、坚持高标准运行,做实做细“临汾公安便民服务在线”。便民服务在线平台建设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为加快推进便民服务在线平台建设应用工作,我们有效整合各类资源,畅通民意诉求,延伸公安机关服务触角,搭建民意主导警务的重要平台。一是落实常态问题马上办理机制。对平台直接推送基层公安机关和市局机关各业务部门办理的情况及时跟进,确保按时办结回复,以有效的办理工作赢得群众满意。二是落实疑难问题会商办理机制。认真梳理情况复杂、涉及多个部门的疑难问题,及时启动会商协作办理机制,力争把群众反映的问题真正办实、办妥、办好。三是落实投诉问题指定办理机制。针对基层公安机关或执法办案民警的投诉类问题,指定相关业务部门处理。四是落实“难缠”问题梯次办理机制。对群众情绪激化、反复“难缠”的棘手问题,通过反复沟通交流,以真诚打动群众。五是落实重大问题超常办理机制。对涉及面广、影响大的重大、敏感热点问题,市局一把手亲自研究、亲自解决,联勤联动、密切配合,全方位开展工作,全力解决。
三、以便民服务在线平台“正能量”,打造亲民公安新形象,实现群众满意新提升。便民服务在线平台自2013年元月份开通以来,网站访问量已达59万,办理民生诉求事项3300余件,突显了“民生警务”为民服务的便捷,体现了“亲民公安”的良好形象,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主要体现为“五个更加”:一是服务民生更加高效。办结时间缩短了60%,群众满意度由平台建设初期的90%上升到97%。二是诉求渠道更加畅通。群众足不出户就能表达意愿诉求,涉法信访同比下降了19%。三是警民关系更加和谐。通过便民服务在线平台,我们对公安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问题进行全面落实整改,收到群众表扬短信160余条。四是服务实战更加有力。24小时受理群众咨询求助、投诉举报。共受理各类违法犯罪举报线索187条,据此查办各类案件46起,集中整治社会热点、难点问题10余个。五是群众更加了解支持。5月份,我们在全市各级公安机关组织开展了以“民生警务、亲民公安”为主题的“警营开放日”活动,邀请社会各界代表、新闻媒体等代表们参观了便民服务在线平台大厅,现场观摩体验服务在线平台的操作使用方法和流程,从而使广大人民群众进一步了解、支持便民服务在线。
通过这几个月的实践和成效,我们用实际行动把便民服务在线平台切实打造成为我市公安工作社会管理创新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的重要平台,打造成为信息化条件下畅通警民沟通渠道、解决群众对公安工作诉求的重要载体,使之成为展示我市“民生警务、亲民公安”工作和形象的新窗口。下一步,我们将坚定不移地用民生警务和亲民公安理念统领全部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进一步统一全警思想认识,坚定信心,整合资源,创新举措,切实做大做强便民服务在线这一“民生警务、亲民公安”建设的重要载体,将之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和系统工程,以更高的标准、更新的举措,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作者系市公安局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卢鹏翔
责任编辑:刘静
上一篇: 廉洁从政 踏实做人 执政为民
下一篇: 洪洞加强农村人才型党员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