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洁从政 踏实做人 执政为民

2013-08-31 10:13:07 来源:临汾新闻网

“蠹众而木折,隙大而墙坏。”蛀虫多了,木头就要折断;墙缝大了,墙就要倒。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用《商君书·修权》中的这句话告诫党员领导干部要做到:品行端正、廉洁自律、秉公办事、不徇私情、不谋私利、清白做人。

讲到廉洁,大多数人会说跟自己没多大关系,自己仅仅是普通科员、科长,没有掌握资金、人事、项目审批等等权力,也就没有机会去腐败。因而认为讲廉洁,谈廉政应该是领导干部的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或者泰然处之,漠不关心。然而,腐败不论事大小、倡廉不在位高低。作为一名党的领导干部,虽然我们身处平凡的岗位,每个人的工作各有不同、职位各有高低、权力各有大小,但同样需要廉洁从业,勤奋工作,恪尽职守,因此,讲党的事业,讲廉政建设,与我们每一个人都不无干系。廉政建设就在我们身边!做好反腐倡廉工作我们义不容辞,责无旁贷。我们应该坚持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以勤奋的精神、以务实的态度、以廉洁的作风,积极投身到时代的浪潮中,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清正廉洁、勤政为民。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无论是身处领导岗位,还是从事具体业务,都必须树立起爱岗敬业、立志成才的决心。要对自己的工作有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切实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决不能以权谋私、胡作非为。要有一种昂扬向上的锐气和蓬勃进取的朝气,在其位,谋其政,把心思、精力和注意力集中在加强学习、提高能力素质上,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创造实实在在的政绩,为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释义与案例》中的一些案例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反腐败的坚定信心和决心,对党员干部起到了警示作用。但是,目前仍有部分党员干部没有受到震动。他们认为自己是“小官”,是在替领导“打工”,吃点、喝点、拿点,不算腐败,对小官来讲反腐败是小题大做,没有多少实际价值。

之所以产生这些错误认识,原因大致有三个方面:其一,认为平时借工作之便吃点、喝点、拿点是小事,还自找理由说只有这样做才属“人之常情”,与腐败是两码事。

其二,“小官”腐败一般是“小数额”,即使被发现了,也只是退还款项、进行教育了事,没什么大不了的。其三,有些人抱有侥幸心理,认为查处大要案和惩治高层腐败是反腐倡廉的重点,再怎么查也很难查到小“官”身上。

上述心态的存在,是一些党员干部放松人生观、世界观改造的表现。古语有“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之说。作为共产党员、国家干部,不管官大官小,都是人民公仆,都应以为人民服务为己任,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廉洁奉公,不能因为官小就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一要修好一个“德”字。领导干部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修政德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否具备良好的政德是衡量一个干部合格与否的重要标志。为官从政,思想品德修养是最基本的前提之一。缺德少才者,无法成为领导干部。有德无才者,无法胜任领导工作。有才无德者,其才不可用,同样不能走上领导岗位。一个干部的政德如何,反映其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其精神状态的好坏和才能发展运用的方向,最终决定着其政绩的大小和好坏。

修好一个“德”字,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自重。就是要尊重自己的人格,珍惜自己的名誉,塑造好自己的形象,勤奋工作,不辱使命,既不骄傲自满,又不妄自菲薄。特别是在赢得“鲜花掌声”时,更应保持清醒头脑,切记得意忘形。二是自省。

就是要经常想想自己,所言所行是否符合职工群众的意愿和要求,是否符合共产党员的标准,是否符合领导干部的身份。三是自警。就是要管住小节,警钟长鸣,时时以党纪国法告诫自己,用党性原则要求自己。同时,汲取反面典型教训,举一反三,引以为戒,避免重蹈覆辙。

二要做好一个“学”字。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习要落后。日常生活中人们的这句口头禅,简明扼要地道出了学习的重要性。当今时代,谈起学习的重要性,很多人都有切身体会,连小学生都懂得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道理。然而,有些党员干部却把学习当做装点门面,认为不学习照样能够干工作。这种认识是错误的,也是十分有害的。学习是实践的基础、是创新的源泉。置身于知识经济时代,共产党员、党员干部要保持先进性,就必须适应构建学习型社会和学习型政党的要求,增强学习的紧迫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把学习化为一种责任意识,自觉地把学习作为实现自身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要求。

反之,则会落伍。

三要练好一个“勤”字。从政要勤,勤政才有希望。领导干部不管职务高低、能力大小,最重要的是立足于自己的岗位,尽自己的能力,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为事业献出自己的一切。只有把革命事业摆在第一位,始终保持一种老黄牛的精神,踏踏实实做事的人,才能在人民群众心目中永远矗立高大的形象。领导干部要有建功立业的气魄,把干大事、出政绩、做贡献作为检验自我勤政成效的基本尺度。对于“出成绩”,有些人便认为那是“大”干部的事,自己位卑言轻,与其无关,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出政绩是每个党员干部的应尽职责,并不在于他职务的大小、身份的高低。

群众心中有杆秤,无论“大”官还是“小”官,只要能恪尽职守、勤政为民,就会得到人民的公认和爱戴,就会创造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后人的业绩。

四要写好一个“廉”字。要写出“廉”字,并不难;要写好“廉”字,却并非易事。

从字的构造来看,广、兼为廉,反应出了古人造字时的良苦用心。意为不得多拿多占,要广泛兼顾,做到大家都有一样公平,才是“廉”,这是古人对廉字简单明了构造意义。作为党员或者党员领导干部,要深刻领会其中的含义,用实际行动写好这个“廉”字。社会生活中,有的人“写”了几十年乃至一生,可怎么也学不会;有的人因为不会“写”,不得不到“高墙”里继续学习;有的人因为不愿“写”好,因此被开除“党籍”。因此,党员干部要真正树立正确的心态,永葆勤廉本色,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只有勤奋学习、修身立德、廉政为民,才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将“廉”字写好。

(作者系临汾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办公室主任)赵旭

责任编辑: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