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玉的历任领导干部,带领广大群众在60多年的艰辛探索实践中铸就了“执政为民、尊重科学、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的右玉精神。笔者以为,右玉精神最为显著的特点是领导干部对正确政绩观的执著坚守和忠诚践行。在当前推进我市转型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学习和弘扬右玉精神,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应首先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坚持功成不必在我任的执政理念,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正确的政绩观,是群众之福,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兴旺发达的根本保证。
一、领导干部应秉持正确的政绩观
政绩观是领导干部对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创造出来的业绩和贡献的态度和认识,是与领导干部个人素质、所处的时代社会联系在一起的。怎样看待政绩,秉持什么样的政绩观,是衡量领导干部能否正确对待群众、正确对待组织、正确对待自己的试金石。60多年来,右玉历任领导班子坚持“咬定绿化不放松,誓让山川变绿洲”的信念不动摇,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尊重客观规律,准确把握塞北高寒风沙地区植树造林的特点和规律,正确处理生态建设与发展经济的关系,积极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路,一任接着一任干,换班子不换方向,换领导不换精神,始终一个心思、一种干劲,一张蓝图绘到底,形成了“绿树转生态、生态变资源、资源促发展”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
右玉历任领导班子这种“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换领导不换蓝图,换班子不减干劲”的政绩观,是我们党60多年来执政为民、践行宗旨的一个缩影,是党的科学发展理念的质朴诠释和成功实践,是我省党的建设特别是作风建设上的一个宝贵典型。精神诚可贵,导向价更高。这样的政绩观需要有正确的舆论导向,需要有科学的政策导向,需要有实事求是的考评导向,需要有高瞻远瞩的用人导向。这样的导向,将对实现转型跨越发展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右玉领导班子可贵的政绩观令人敬佩,这和当今一些人为了升迁“进步”,热衷于创造政绩形成鲜明的对比。一些地方的领导干部在为官一任、发展一方经济的履职中,没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没有搞清楚、弄明白什么是真正对党和人民有益的实事?什么是中看不中用的花拳绣腿?往往急功近利、欺上瞒下,热衷于“形象工程”、“政绩工程”、“面子工程”。有的干部说话办事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不怕群众不高兴,就怕领导不开心。还有一些干部,只抓那些容易出成果的“显绩”,不啃“硬骨头”;只关注局部利益,不顾及全局得失。他们树“政绩”的目的,是给自己留名,为自己邀官。这样的干部,不仅办不好事业,还损害了党的形象;这样的“政绩”,不仅对百姓没有益处,还会妨碍国家发展大局。共产党人的政绩,说到底就是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领导干部的政绩,就是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好事实事,就是解决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右玉精神的启示
右玉干部“执政为民、尊重科学、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的精神,体现了同心同德抓发展、一心一意办实事的良好政风,体现了践行宗旨、真抓实干的良好作风,体现了坚持不懈、永不放弃、苦干实干的可贵品质。
右玉精神给我们的启示:一是实事求是。右玉历任领导班子尊重客观规律,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积极进取、量力而行,不搞主观臆断和违背客观规律的“拍脑袋”决策,不追求脱离实际的盲目攀比,不提哗众取宠的空洞口号,不搞虚报浮夸和报喜不报忧,抓住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实事求是、一以贯之,坚持不懈推动工作落实。二是以人为本。右玉精神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为民利民,忠实践行党的宗旨。60年来,任凭风吹浪打、时代变迁,右玉历任领导班子始终从人民群众生存发展的根本利益出发,把植树造林、改善生态这项右玉最大的民生工程作为立县之本、执政之基,咬定青山不放松,排除一切干扰,带领群众走上了一条绿色之路、科学之路、和谐之路。三是实干苦干。右玉精神的珍贵本色是真抓实干,奋力拼搏,在干事创业中锤炼自己、改变山河面貌。在艰苦的环境面前,右玉县党员干部群众不气馁、不退缩,克服种种困难,凭着“觉悟加义务、镢头加窝头、苦干加实干”,无私奉献、勇于献身的精神,不但把一个风沙肆虐的“不毛之地”变成了生态良好的“塞上绿洲”,而且推动了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当前,面对转型跨越发展的新形势、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任务,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求真务实、埋头苦干,把全部精力用在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上、用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用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上。政绩最终都要用实践、群众和历史这三把尺子加以检验。
经济和社会发展好与不好,应该是实践说了算、群众说了算,还要经得起历史检验。以这样的眼光看待政绩,以这样的尺度检验政绩,以这样的精神追求政绩,才能创造出无愧于党和人民的政绩。
三、践行右玉精神,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领导的思路,就是人民的出路,领导的榜样,蕴含着无穷的力量。领导干部要想在任上干点事情、出点政绩,引起上级的赏识、组织的重视,经受考验的首先是执政观和政绩观。能否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是对每一任执政者党性觉悟和宗旨意识的真正考验。
第一,领导干部要把体现科学发展作为政绩观的基本内容,使政绩观符合时代和人民的需要。践行右玉精神,要更加自觉地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处理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的关系,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动发展由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把握规律、尊重科学,做到决策谋长远,干事利长远,发展为长远,多做打基础、利长远、强根本、惠民生的事情。坚持以人为本,既要立足眼前、短期内取得明显成效的“显”绩,也要看有利于长远发展、短期内效益难以显现的“潜”绩,既要注重发展质量,又要注重民生改善、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坚决反对以牺牲资源、生态环境甚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
第二,领导干部要把正确的政绩观作为激励自己进步向上、奋发有为的内在动力。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持之以恒为民谋利是领导干部应有的政绩观。正确的政绩观是以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为基础和前提的,直接联系着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些领导干部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出现了问题,从而使事业观、工作观发生变质,导致政绩观出现偏颇,在各种诱惑面前迷失了自我,最终步入歧途。践行右玉精神,要不断加强主观世界的改造,始终保持政治上的坚定。政治上的坚定来源于理论上的清醒,要用中国特色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把学习当成一种生活习惯,作为崇高的精神追求,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不 断加强主观世界改造,坚定崇高的政治信仰、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用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远大理想来鞭策自己,催生出无穷的工作动力、奋斗热情,向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断开拓前进。
第三,领导干部要把正确对待群众、努力为群众服务作为政绩观的实质问题。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人民群众是我们党赖以生存发展壮大的深厚根基、无穷智慧力量的源泉,人民是领导干部工作价值的最高裁决者,党的一切奋斗都是为了人民。党的根本宗旨决定了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尽心尽力为群众做事是党员干部的天职。践行右玉精神,必须大力弘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坚决纠正脱离群众的不良风气,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多办顺民意、解民忧、增民利的实事。始终把保障改善民生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办好群众最需要解决的实事,办好涉及群众根本利益的大事,办好有利于改革发展的难事,办好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第四,领导干部要把真抓实干的务实之风作为政绩观的工作导向。求真务实,是共产党人党性的根本要求,也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保证。践行右玉精神,必须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坚持真抓实干、埋头苦干,以作风之真求作为之实,以落实之真求发展之实。只有坚持求真务实,才能正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才能正确看待周围的环境与事物,才能实事求是地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当前围绕推进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这一目标任务,要实实在在抓项目、解民忧、办实事,既要解决好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又要扎扎实实做好打基础、利长远的事。坚决反对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和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坚持对历史负责、对发展负责,切实把真抓实干作为第一追求,讲责任、讲担当,有干劲、有作为,以良好的作风和形象取信于民、凝聚力量、推动发展,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政绩。
(作者系市委讲师团副团长)常凤鸣
责任编辑:刘静
上一篇: 如何推进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
下一篇: 省委党校分类送学曲沃县培训班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