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作风建设践行群众路线

2015-04-04 11:48: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乡镇干部身处基层,成天与群众面对面打交道,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群众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从一定意义上讲,在广大群众心目中,乡镇干部就是党和政府形象的化身。加强作风建设,践行群众路线,对于乡镇干部来讲意义更大、作用更强。

    一是对事业充满激情。激情是吹动船帆的风,激情是做好工作的动力和源泉。乡镇干部对党和人民的事业有没有激情,直接反映在对广大农民群众有没有感情上,只有对群众怀着深厚的感情,才能把群众视为亲人,才能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才能拉近与群众的距离,群众也才愿意把心里话掏出来说。

    只有了解了群众的真正需求和问题症结,乡镇干部才能做到对症下药,有的放矢,诸多农业农村问题也就会迎刃而解,邻里矛盾纠纷也就会化干戈为玉帛。乡镇干部事务很多,虽然很辛苦,工作压力也很大,但只要本着以百姓之乐为乐,百姓之忧为忧的心态,对党和人民的事业充满激情,全心投入,用心面对,通过自身的工作和努力,也能时刻感受到自身的价值所在。

    二是干工作雷厉风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干工作要抓铁有痕,踏实留印,马上就办。没有一种雷厉风行、说干就干、马上就办的精神,没有一股子拼劲、韧劲和狠劲,在任何工作面前,我们都会显得束手无策,难之又难。乡镇工作事多而又繁琐,当天的事推到明天,明天又有明天的事,时间长了,许多工作堆积在一起,感觉又是那么多那么烦,一时都不好理出个头绪。因此,乡镇干部应养成一个良好的工作习惯,当天的事能办就办,绝不推到明天;能通过想办法解决的事情,绝不堆积起来不问不办;需要通过一定时限来办的事,心中也要理出个头绪,列出个时间表和路线图,该份内的份内办,该协调的协调好,该给群众解释的给群众解释清楚。实践证明,习惯是一种自觉行动,好习惯的养成,非一日之功,但一旦养成,必然对自己、对工作、对他人,都会产生良好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三是抓落实敢于担当。不论什么工作,不抓落实就等于零。在抓落实的过程中,乡镇干部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和困难,有的问题虽在权力范围内,但不好解决;有的问题虽不在权力范围内,但通过努力能够解决。不管是怎样的情况,都需要乡镇干部动脑筋想办法,善思考寻门道,多渠道找途径。只要带着一颗善待群众之心,一颗对党组织负责之心,一颗对权力敬畏之心,办法总比困难多,但在具体的处理和协调过程中,还必须有一颗担当之心,敢于负责,勇于担责,善于尽责,不因这因那的干扰而影响到工作落实、问题解决和矛盾消化。

    四是守规矩不越底线。做人要有良心,做事要有底线。乡镇干部成天面对百姓,百姓、百姓,百人百姓。

    在乡镇工作,什么样的群众都会遇到,什么样的百姓都要面对,但有一个不变的就是在处理农村问题上,要严守党纪国法,严守规章制度,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既讲法律,又讲道理,更讲感情,尽量把事情办的合情合理合法,不留后遗症。在清正廉洁上,要恪守政德,守住底线,不该办的事情坚决不办,不该拿的东西坚决不拿,不该去的地方坚决不去,以自身的良好作风,影响和带动党风政风民风的好转;以自身践行群众路线的实际成效,树立新时代乡镇干部的良好社会形象。

    (作者系襄汾县西贾乡人大主席) 张国新


责任编辑:巩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