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建党95周年大会上向全党发出的催人奋进的动员令。省委书记骆惠宁就贯彻“七一”讲话精神,提出我们要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学思结合、以思促学,指出要在做好“六个如何”、“八个进一步”方面谋实招、下真功、求实效。金融业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肩负着地方经济振兴崛起的时代重任,我们一定要提高认识、统一行动、凝心聚力、靠前服务,紧扣“六个如何”、“八个进一步”的要求,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敢于担当、勇于作为。
担当靠前、努力履行金融社会责任。我们要着眼于临汾经济发展大势,准确把握当前我市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即经济增长低位企稳回升,下行压力依然很大,结构调整任务艰巨,新旧动能转换胶着,全市经济仍处于转型发展最艰难、最关键、最具考验的“瓶颈期”。人民银行作为贯彻落实货币政策的重要“枢纽”,要走到一线、走进企业、走近群众,了解掌握改革发展进程中的深层次矛盾与问题,进而发挥传导政策、疏通资金、对接项目的作用。要引导全市金融部门进一步增强政治责任意识与担当精神,进一步发挥服务经济、服务百姓、服务社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金融部门要以践行社会责任为核心,破除“利益第一”的藩篱,摆脱 “追逐利润”的桎梏,要正确认识金融行业与实体经济“休戚相关、荣辱与共、鱼水交融”的关系,自觉践行“低成本、高服务、低效益、高驱动”的理念,打通信贷支持实体经济的“绿色通道”,多做“雪中送炭”、“久旱逢雨”的实事,让实体经济与广大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金融支持的力量,多策破解经济下行压力,着力推动经济稳步向前。
创新靠前、全力支持经济转型发展。我们要践行创新发展理念,不以事艰而不为,不以任重而畏缩,要充分利用全市资源型经济转型改革发展和打造“百里汾河经济带”的黄金机遇,深入挖掘金融推动经济的巨大潜能,充分释放金融创新发展的无限活力,为引领和支撑临汾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强大引擎。全市金融部门要站到改革发展的前沿阵地,解放思想、甩开臂膀、大胆创新,大力推动机制体制创新、服务模式创新、融资渠道创新、业务产品创新。要全面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好“三去一降一补”重点任务,发挥信贷投资的关键作用,做好煤与非煤两篇大文章,做大做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大蛋糕”,让金融资金的活水源源不断地流向绿色、低碳、民生、科技、旅游、信息、新能源等新型行业,全力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经济增长提质增效。要找准货币政策、信贷政策与财政政策的有机结合点,坚持打好政策“组合拳”、发挥资金融合“四两拨千金”的“倍数效应”,为我市经济实现嬗变、再创辉煌提供强有力的金融保障。
为民靠前、助力打赢脱贫攻坚硬仗。
我们要怀抱为民服务的情怀,以情比金坚的坚强意志,进一步加大金融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力度,为实现全市23.7万贫困人口脱贫目标不懈努力。在中央和全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号角声中,全市金融业要率先行动、通力合作,全面启动实施金融助推脱贫攻坚行动,促进金融扶贫工作的深入开展。人民银行要充分发挥“助推器”、“润滑剂”的作用,通过建立部门联动协调、精准档案管理、金融机构定点包联、金融扶贫主办行、专项统计监测5项制度,凝聚同力同向、同步合拍、同频共振的金融合力。要积极引导全市金融机构聚焦“建档立卡、特色产业、易地搬迁、重点项目、就业就学”5个重点领域,着力实施“一户一档、产业强农、幸福新居、项目富民、助力圆梦”5项工程,实现银行信贷资金与贫困户金融需求的精准无缝对接。要高效发挥支农、支小、扶贫等“三类”再贷款的效力,让国家扶贫金融政策落地生根,通过人民银行推动金融机构,把扶贫资金输送到贫困村,帮扶贫困户,切实做到政策宣传到位、资金使用到位、帮扶效果到位。通过金融精准扶贫举措的持续实施,让金融化作春风细雨滋润千万农户的心田,帮助更多的贫困人口走上致富大道。
实干靠前、倾力践行普惠金融使命。我们要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的通知》的精神,扎实推进普惠金融发展,从金融普及教育、信用体系建设、金融服务环境改善、金融基础设施投入等方面,切实提高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可得性和满意度。要以小微企业、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贫困人群和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为服务重点,情系所想、为其所盼,让广大群众充分享受金融服务的雨露甘甜,增强更多的获得感。要以建好“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为突破点,让金融政策、金融知识、金融服务进村入户,让安全便捷高效的现代化金融服务在农村安家落户,精准对接百姓需求,实现金融服务“零距离”。要以实施金融与诚信知识进课堂为起点,积极开创临汾金融知识普及教育新模式,将金融与诚信知识纳入当地教育体系,走进全市小学生的课堂,通过“小手拉大手”,架起向家庭、向社会传播金融知识与诚信文化的桥梁,为营造和谐健康的金融发展环境注入持续不竭的文化动力。
侯龙(作者系中国人民银行临汾市中心支行党委书记、行长)
责任编辑:张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