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山: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决胜临汾全面小康

2016-12-24 09:59:36 来源:临汾新闻网

  市委提出“345”战略,“脱贫摘帽”是四大攻坚之首要任务,这是临汾实现振兴崛起必须突破的瓶颈,是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必须补齐的短板。因此,我们必须坚定信心,坚决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

  一、充分认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大历史和现实意义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20年要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确保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吹响了我国脱贫攻坚的冲锋号。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党的历史责任和庄严承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我们党的历史责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对新时期脱贫攻坚目标的确立,不仅是中国共产党把对中国人民的历史责任提升为庄严承诺,也是中国向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的标志和实现“中国梦”的基础。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脱贫是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摆脱不了贫困,全面小康就功败垂成,中国梦也将无法实现。因此,当前必须向贫困发起总攻,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的基础。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建设富裕、文明、绿色、幸福新临汾的应有之义。我市第四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富裕、文明、绿色、幸福新临汾的目标,这是市委基于当前形势和任务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临汾的生动实践。这一目标,本身就包含了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人民生活更加富足的基本要义,而脱贫摘帽恰恰是实现这一目标必须突破的瓶颈。目前,我市有602个贫困村、有23.7万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分别高于全国、全省4.5和0.6个百分点。我们必须拿出“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概,鼓起“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劲头,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

  二、充分认识当前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有利条件和历史机遇

     一方面,要看到我市脱贫攻坚形势严峻、任务艰巨,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当前打赢脱贫攻坚战有十分有利的机遇和条件,必须坚定信心、勇往直前。

  中央、省扶贫政策针对性强、措施力度大。反贫困是古今中外治国理政的一件大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扶贫开发工作提升至治国理政新高度,短短三年间,成功减贫4324万人。为形成脱贫攻坚的合力,中央和我省针对贫困户出台了一系列帮扶措施,针对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从体制机制层面为脱贫攻坚工作提供了保障。与此同时,中央提出了“六个精准”“五个一批”的扶贫措施,我省结合实际也进一步完善了脱贫攻坚的任务书、路线图和时间表。今年7月份,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坚决打赢全省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提出了实施精准脱贫攻坚八大工程、建立完善脱贫攻坚政策保障六大机制、构建打赢脱贫攻坚战四个“三位一体”组织体系,是我省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总作战图”,“按图索骥”,一定能圆满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临汾扶贫工作基础实、氛围好。“十二五”期间,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扶贫开发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深入推进光伏扶贫、片区开发、易地扶贫搬迁、产业扶贫等工程,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明显成果,并且积累了一些好的经验,这为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打下了良好基础。比如,光伏扶贫工程是我市重点工程,已成为全国典范。到2020年,全市村级光伏电站将达到500兆瓦,实现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全覆盖”,将产生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有力促进群众脱贫。与此同时,近年来,我市经济社会取得长足发展,综合实力不断提升,社会事业日新月异,这些为集中物力、财力补齐脱贫“短板”,赢得了空间,打下了基础。此外,近年来我们营造了干群团结一心、奋力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局面,县乡换届后各级干部精神振奋、充满信心、干劲十足,持续推进下乡住村、结对帮扶等活动,干部直接联系服务贫困群众实现了全覆盖、常态化;广大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脱贫攻坚的政治领导核心和一线指挥部作用,大力实施集体经济“破零”行动,立足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积极发展产业项目,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三、立下愚公移山志,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当前,扶贫开发到了攻克最后堡垒的阶段,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抓工作,创新工作方法,善于因地制宜,推动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确保到2020年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人民情怀,坚定信心,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决不松懈。对扶贫开发工作的高度重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人民情怀,他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十八大以后,两年多时间,他先后去了河北、贵州、甘肃、河南、湖南、内蒙古、吉林、陕西、山东、云南和新疆等多个地方的贫困地区,看望贫困乡亲,了解扶贫开发进展情况。我们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人民情怀,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坚定信心、勇于担当,把脱贫职责扛在肩上,把脱贫任务抓在手上,保持顽强的工作作风和拼劲,满腔热情做好脱贫攻坚工作,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创新思路,因地制宜,找准路子。市第四次党代会对今后五年的脱贫摘帽工作已做出了具体安排部署:要坚持以促进贫困人口增收为核心,以“六个精准”“五个一批”为基本方略,以东西两山连片特困地区为主战场,大力实施产业扶贫、光伏扶贫、生态扶贫、金融扶贫、旅游扶贫、电商扶贫、健康扶贫、教育扶贫、消费扶贫、易地扶贫搬迁等十大扶贫工程。同时指出,“脱贫摘帽是我们必须完成的政治任务”,“全市上下要站在战略的、全局的高度,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坚持打赢这场硬仗”。因此,当前我们既要不折不扣地按照市委的部署完成好各项工作任务,同时也要站位更高,把脱贫攻坚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统筹谋划,协调推进。要与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相结合,坚持龙头企业带动,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群众增收致富的能力。要与提升文化软实力相结合,实现文化励民、文化惠民、文化富民。要与生态建设相结合,创新思路方法,把建设绿水青山的过程变成脱贫致富的过程,实现脱贫攻坚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双赢。要与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推动基础设施向广大农村延伸,形成网络,提高覆盖面,全面提高区域发展整体水平。总之,要真正做到用发展的办法解决贫困问题,以脱贫攻坚成果推动发展。

  坚持唯物史观,发挥主体作用,激发内生动力,确保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并巩固成果。解开贫困枷锁,归根到底还是要靠贫困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脱贫攻坚必须要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激发群众内生动力。“人穷志不能短,扶贫必先扶志”,要加强教育引导,从思想上“拔穷根”,引导他们树立“宁可苦干,不愿苦熬”的观念,营造致富光荣的氛围。要依靠群众,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在产业发展、项目实施中,让群众享有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要注重发挥基层群众首创精神,支持他们积极探索。要坚持“授人以渔”,既注重资金项目扶持,更注重人才、信息、技术和管理的援助。要坚持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理念指导扶贫开发,提升贫困群众教育、健康水平和综合素质,振奋精神风貌。只要我们能把群众发动起来,贫困地区完全可以依靠自身的努力、政策、长处、优势在特定领域先飞,不少地方通过发展旅游扶贫、搞绿色种养,找到一条建设生态文明和发展经济相得益彰的脱贫致富路子,正所谓思路一变天地宽。

  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既是实现我市四次党代会确定的奋斗目标的基础和关键,更是涉及党执政基础的重大问题。因此,我们一定要有必胜的信念,用心、用情、用力开展好这项工作,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临汾全面小康。

  张建山 (作者系临汾市委政策研究室(改革办)主任)


     

责任编辑:张茜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

相关阅读

    本文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