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唐:对加快我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思考

2017-07-08 09:14:50 来源:临汾新闻网

  京东商场正式入驻临汾兴荣物流园,成为我省首家京东城市仓,这不仅标志着市民可以享受着“上午下单,下午即收”便捷服务,更意味着现代物流产业作为我市构筑的战略支柱产业正在加快形成。

  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现代物流业一头连着生产,一头连着消费,不仅能够有效降低企业成本,优化供应链管理,促进产业要素集聚,更能够促进一二三产业的有机融合,对我市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机遇与挑战并存,发展现代物流产业刻不容缓

  临汾地处国家战略“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新亚欧大陆桥北通道中部,晋、陕、豫三个省会“大三角”中心,是全国179个交通枢纽城市之一。2015年临汾市被国家商务部等10部委授予全国66个区域级流通节点城市之一,成为全省入选的3个地市之一,是黄河金三角4市中唯一入选的城市。所辖侯马市是全国五大物流重镇之一和中西部加工贸易产业转移重点承接地,是华北地区的“旱码头”,拥有华北南部最大的铁路编组站-——侯马北编组站。良好的区位和交通优势,是我市发展物流产业得天独厚的条件。

  虽然我市现代物流业发展步伐逐步加快,但与建成中西部现代物流中心目标还有很大差距,物流业增加值占经济总量的比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总体还处于起步阶段,物流业发展还存在一些诸如:规划布局不够科学,多小散乱,物流企业整体素质不高,以及管理体制不顺等突出的问题和困难。与此同时,周边兄弟地市打造区域物流中心正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竞争态势。位于太原、晋中交界的总投资60亿元,全省最大的国家级现代物流园——中鼎物流园已于去年开园运营;总投资15亿元的运城黄河金三角物流中心项目,已于今年3月开工建设;为应对天津港将以往散货煤炭全部实现铁路进港的环保政策要求,今年5月组建了山西(阳泉)国际陆港集团,区域物流大市场格局正在重新划分。面临激烈的竞争,我市的物流区位优势正在逐步丧失,市场份额正在被蚕食。

  机遇稍纵即逝,抢占物流发展先机片刻不可拖延。现代物流产业是我市极具潜力的新兴产业。如何加快我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全面提升物流产业整体水平和综合效益,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历史课题。

  二、明确职责,形成抓手,以政府有为助推物流产业市场有位

  政府作为经济发展的有形之手,对发展我市的现代物流产业的规划引领和服务作用,责无旁贷。

  一是明确主管部门。现代物流作为新兴产业,涉及到运输、仓储业、安全、医药监管和邮政等多个部门等。因此,明确主管物流业的部门,设立物流办或多部门协同的物流领导工作小组,实现管理职能整合与衔接,理顺管理体制,形成有力抓手。

  二是抢抓政策试点,注入政策红利。申请“无车承运人”、公铁联运试点和综合保税试点等政策,为我市物流发展注入政策红利。其中:“无车承运人”的营改增的税收抵扣红利,可以为极大地降低物流企业运输成本,促使物流集约化发展。据测算,我市煤焦、矿粉、钢材等大宗货物每年运费大约有100亿元,却大量的被河北、山东、陕西外省车辆承运,很多物流企业从外省取票,营运收入都流向外地。仅以2014年为例,按照煤、焦、钢产量计算,全市黑色货源物流增值税应收4亿多元,实际共收1.7亿元,2.3亿元流失外地。而我市目前仅有“聚鑫物云”一家成功申请了试点,不仅无法满足我市物流业的发展,也造成了税费流失。

  三是发挥财政的杠杆作用。目前物流企业普遍存在着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因此,成立物流专项引导基金,采取对物流企业融资进行担保、贴息以及奖励等多种形式的帮扶,切实解决物流企业的融资问题。

  三、有中更优,无中生有,构建“现代物流+”的新业态

  现代物流企业对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具有先导性、基础性和支柱性。利用我市作为流通节点城市的区位辐射优势,大力引导和构建“现代物流+”新业态,对我市整体的产业结构升级和培植新型产业具有重大的作用。

  一是发挥优势,增强传统产业竞争实力。

  传统的煤焦冶金作为我市的传统主导产业,是我市物流输出的主要产品。而物流(公路和铁路)运输占到煤焦等大宗物流成本的20%-50%。因此,发展现代物流可以有效降低传统产业的成本,增加价格竞争优势,并衍生新业态。当前,我市煤焦物流基本上都是以生产企业衍生的形式发展,并逐步形成了联合多企业的原料统购统销模式,提升原料定价和议价的话语权,即“电子商务+大宗商品统购统销平台+现代物流+”的新业态。

  考虑到京津冀环保政策(减少公路运输,发展箱式运输)、周边省市物流的竞争压力和未来发挥我市晋中、晋东煤炭生产基地的枢纽作用,建议政府积极根据企业实力和交通优势选择扶持或组建我市大型企业(仿照阳泉陆港集团)作为铁公联运试点,继续发挥我市煤焦传统产业优势,为树立晋南煤焦等大宗物流集散中心的战略地位提前谋篇布局。

  二是补足短板,培植新兴产业。

  “拉出去的除了煤还是煤,拉回来都是饼干、饮料和服装这些轻工品”,这是临汾物流企业家共同的感慨和无奈。现代物流业对产业结构失衡可谓先知先觉。培植新兴产业,现代物流业的导向和支柱性作用可谓举足轻重。因为,利用我市区位优势,建设晋南的商贸物流的集散和分拣中心,形成要素聚集,从而具备了成本洼地的优势,进而利用商务部授予的国家级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的国字号平台招商引资,发展轻加工产业,即形成“电子商务+现代物流+商贸集散中心+成本洼地+招商引资+”的新业态。

  我市具有得天独厚的农业资源,不仅有苹果和梨等特色农产品,而且地道药材连翘和地黄产量已占到全国的60%和40%左右。但受制于我市特色农产品、规模小,季节性强和知名度低等因素,电商物流对特色农业的促进作用还未能充分发挥。而在推动其规模发展的众多因素中,冷链物流无疑是一个关键要素。其作用在于可以形成“现代物流(冷链)+仓储+农产品和中药材种养规模化+成本洼地+生产加工+”的又一新业态。因此,补齐冷链物流这一短板和空白,可以有效推动我市现代农业的发展,而对农村产业脱贫更具现实意义。

  机遇稍纵即逝,如何将区位优势转变为物流优势,如何将物流潜力转化支出产业,是临汾经济发展必须面对的现实而又严峻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站在转型发展的战略高度,以品牌化的思维,更以利在千秋的战略眼光历史责任为担当,将我市的现代物流产业,打造成“物聚天下,汇通八方”的金字招牌。

  (作者单位:临汾市委党校)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