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综合国力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竞争”。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翼城县在推进人才强县发展战略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紧扣人才的培养、引进、使用三个环节,不断完善人才激励措施,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创新人才使用办法,形成了“县委政府统揽全局、组织部门牵头抓总、各级主体主动参与、政策措施持续创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工作新格局。
培养人才:突出四重点 奏响四部曲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人才对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的重大意义,具有很强的思想性、针对性和指导性,为我们做好新形势下人才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翼城县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战略思维,着眼于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政策障碍和制度藩篱,将人才培养工作紧紧抓在手上,进一步创新人才政策,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
加强优秀中青年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全力实施“126”人才培养工程:培养10名40岁左右的学术技术带头人,20名35岁左右的后备学术技术带头人,60名30岁左右的专业技术骨干,并实施动态管理。全年共举办职业技能培训班73期、培训4910人。培养出优秀学术技术人才18名,优秀专业技术骨干61名。
加强企业家队伍为重点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创业培养。输送优秀企业家李振山到上海复旦大学旅游文化产业专题班学习深造,输送企业家闫玉亮到北京清华大学企业家培训班学习深造,帮助指导企业开展各种形式的管理层培训3期、培训57人,帮助企业开展技术合作和提升管理水平。组织企业中高级管理人员开展创业培训班7期、培训210人,建造了一支懂经营、善管理、市场拓展能力强的专业管理人员队伍。
加强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以提素质、强技能为重点,输送高级果树专家卫长秋到山东潍坊参加农业产业化发展专题培训班学习深造,充分发挥乡镇农广校、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和协会等载体的作用,共开展高技能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5期,努力培养和造就了一支数量充足、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的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队伍。
加强党政人才培养。已选派8名科级干部到省经贸投资集团挂职锻炼,选派4名科级干部到首钢控股公司挂职锻炼,选派41名青年党政人才到10个乡镇担任农村“第一书记”。下一步将选派部分优秀中青年干部进行素质提升、技能实践、党性锻炼等多形式培养,继续推进优秀中青年干部到高校学习深造。
引进人才:关注本籍人才 打开“绿色通道”
翼城县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精心谋划设计人才发挥作用的平台,使之成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为了做好人才引进工作,全面实施潜在人才挖掘储备工程,翼城县扎实开展“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系列主题活动。
聚焦近四年考入重点大学的一本A类本科生及近三年毕业的本籍硕士生、博士生,在春节返乡之际召开了“月是故乡明”——翼城籍高层次人才春节联谊会。这次会议是翼城县首次面向在读的学士、硕士、博士等高层次人才会议,开得热烈活泼、精彩纷呈。创建了翼城籍学子与家乡发展有效对接的平台,充分体现了县委、县政府对人才的尊重和迫切需求,同时也进行了一场爱国爱家教育,激发了全体学子回报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达到了预期目标,产生了深远影响。与5名高层次人才签署了合作协议,与30名学子达成回乡创业意向,并拓展了“翼城籍人才+”活动,与教授、导师、学院采取合作式、举荐式等方式多样化引进人才、引进智囊团、引进才智库,目前已与3位教授及学院取得合作。
聚焦翼城籍在外企业家,召开“情是故乡浓”翼城籍企业家座谈会。成立了太原市翼城商会,成功举办“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翼城文化旅游、特色农产品推介会。在并翼城籍领导、福建闽侯长江支队和兄弟商会代表、在并翼城籍有关人士,有500余人参加,现场签订了13个项目对接投资框架协议,总投资金额超过70亿元。
聚焦翼城籍在外创新创业青年人才、具有特殊技能的人才、艺术人才,召开“人是故乡亲”翼城籍创新创业青年人才专题会。同时,翼城县还建立了高层次人才来翼创业的“绿色通道”。引进高层次人才涉及档案、工资、住房及亲属随迁、就业、子女就学、落户等事宜的,要从宽从优、特事特办。建立高层次人才供需信息库,畅通供需信息发布渠道。
使用人才:用好本土人才 重视草根人才
“用好本土人才,重视草根人才”是省委书记骆惠宁在省十一次党代会上对做好使用人才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翼城县突出建立和完善人才奖励制度,着力为人才提供良好工作环境,在政治上切实关心、工作上大胆使用、生活上悉心照顾,营造爱才用才留才的氛围。
建立高层次专家人才咨询制度。广泛征询高层次专家人才的意见和建议,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最大限度地释放创新创造活力,着力改善人才工作的软环境,完善服务体系,拓展服务内容,充分发挥他们在政府重大决策中的参谋作用,为全县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服务。
建立完善的奖励制度。为了鼓励各类人才创新创业、成长成才,翼城县建立三项制度,重奖人才。设置优秀人才奖。制定翼城县优秀人才暨专家服务评选表彰机制,连续4年奖励高端人才34名,每人奖励5000元。每年对县委联系的高级专家进行考核,考核合格的,给予2400元补助。设置创新创业奖。出台《翼城县扶持创新创业人才暂行办法》,加大对创新创业类人才的帮扶支持力度,对于具有一定基础、具备发展潜力的创新创业类人才实行每年2至6万元的周期性奖励。设置本籍在外高层次人才“主动作为奖”,积极引导各类人才为家乡发展出谋划策,凡主动参与翼城建设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建议的,一次性奖励500至1000元。目前已有3名硕士研究生获此奖项。同时,翼城县每年暑期还将考入名牌大学的新生召集起来,开展“翼之星——家乡印象”活动,旨在让优秀学子在踏入高等学府前,游览家乡名胜古迹,学习家乡历史文化,传承家乡人文精神,启迪学子们的爱乡情,铸造学子们的报乡梦。
建立县级领导联系人才工作制度。由县委、县政府每年年终对优秀人才、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才和市县委联系的高级专家进行慰问,并组织他们进行健康体检,大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环境,真正让人才引得来、用得好、留得住。
翼城县切实加强和改进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把构建具有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作为重中之重,充分激活人才资源,凝聚各类人才创新创业,在培养本地人才、引进本籍人才、用好本土人才上下大工夫,让人才资源有效转化为发展优势,全力助推翼城经济社会振兴崛起。
(作者系翼城县委常委、组织部长)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