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挂”拓视野 “下派”树新风
——翼城县与大型国企互派干部挂职锻炼的启示
郑磊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注重培养专业能力、专业精神,增强干部队伍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能力。干部挂职是在实践中锻炼、考察干部的有效方式,也是我们党培养干部的重要途径。从去年开始,翼城县委本着“跳出翼城看翼城、立足实际谋发展”的宗旨,把干部挂职锻炼作为打开干部思想开关、加速翼城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阀门”,充分发挥同山西经贸投资集团长期合作的良好资源优势,双方各选派8名干部进行双向挂职锻炼,不仅学习对方先进的工作理念、方法和经验,同时也推动双方合作项目尽快落地,努力实现企地携手并进、合作共赢,挂职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领导重视是关键,确保做到“精准选派”。翼城县委高度重视干部的能力培训,坚持把培养干部作为挂职锻炼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挂职锻炼的作用,全面推进干部队伍建设。一是县委书记亲自安排部署。县委书记杨春权充分利用与山西经贸投资集团召开项目推进洽谈会有利时机,将干部双向挂职交流提到重要议事日程,多次召开县委常委会议进行研究部署,并要求县委组织部派出考察组实地考察、沟通。二是组织部门严格标准选人。县委组织部相继出台了《翼城县关于选派优秀年轻干部挂职锻炼的通知》和《关于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外出挂职锻炼的实施意见》,明确了选派条件、范围,通过个人自荐、单位推荐、组织审核等程序,地企双方严格筛选审查,并进行了岗前专题培训交流。三是政府财政全力支持。县上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拿出了50万元用于干部挂职锻炼,为干部挂职工作提供了坚强的后勤保障。
二、干部互挂是特色,确保做到“精准管理”。翼城县委不仅让县内的干部走出去,还鼓励将大型国企优秀中青年干部请进来。一是因人定岗。为有效增进企地双方相互交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加深合作,双方紧紧围绕实体项目开发、园区建设、科技产业基金设立、文化旅游等方面的项目合作,量身定做挂职单位、岗位,进一步寻找加强企地合作的契合点,搭建新平台。二是严格管理。县委组织部在对挂职干部的管理上积极探索,制定了《翼城县挂职干部管理办法》和《干部挂职锻炼工作制度》,要求挂职干部自觉遵守所挂单位各项规章制度。为便于规范管理,双方均成立了挂职干部临时党支部,确定政治素养高、工作能力强、生活作风好的干部担任党支部书记,通过经常性开展党的活动和实践锻炼,杜绝“挂空职”“走形式”。三是自加压力。全体挂职干部严格坚持“五个一”工作制度,即每周一晚八点集中学习,每月逢一开展党日活动,每月撰写一份心得体会,每月向县委组织部提交一份工作动态报告,每月开展一次学习交流研讨会。同时挂职结束后,每人写出一篇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呈送县委、县政府四套班子审阅,选出优秀调研报告编书成册在全县学习交流。
三、挂有所获是目的,确保做到“精准合作”。企地双方选派的挂职干部来自不同单位、不同部门,但大家都能够充分发挥个人智慧和优势,解放思想,增长才干。一是学习上更加全面。双方挂职干部在系统学习党的知识、业务知识的基础上,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就所挂单位的改革、建设与发展认真开展了调查研究,形成调研报告16份,提出了合理化意见、建议100余条,得到了挂职单位的一致认可。二是工作上更加务实。从挂职开始,企地双方挂职干部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工作激情,把学习取经、付诸实践、拓展思维、提升能力作为目标,严格履行自己的岗位职责,加强与领导、同事的沟通交流,努力探寻新岗位的特点和作用,积极适应新环境、新岗位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技巧,不断提高自身管理能力。三是合作上更加深入。在双方挂职工作组组长林新杰、宋海英的带领下,全体挂职干部始终把“当好增加地企感情的联络员”作为挂职目标,通过挂职的桥梁寻找到了合作的切入点,精诚合作,共同跑项目、引项目,及时反馈金融投资、项目建设等方面的前沿信息,推动双方交流合作。在同太原市翼城商会积极对接的过程中,得到山西省文化发展基金会、关公文化专项基金理事会和太原刘氏宗亲会的倾力相助,成功举办翼城县桥上镇首届德孝文化节暨刘氏宗亲文化活动,有力推动了桥上镇同山西关圣润罡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和中义达新能源汽车公司的成功签约,为翼城县招商引资注入大量的智力和财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强化干部实践锻炼,积极为干部锻炼成长搭建平台。知识和经验犹如雄鹰之双翼,只有经风雨、见世面,才能飞得更高、飞得更远。”此次互派干部挂职,既是企地双方相互交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是双方共同促进人才交流进步的创新之举,给了年轻干部充电学习的机会、施展才干的舞台,有效增强了挂职干部驾驭全局、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从理念到思维方式发生了变化,有效破解了“当局者迷”,为破解发展难题会诊把脉、开出了“良方”,有力地促进了翼城和省经贸集团深入合作。
(作者系翼城县委常委、组织部长)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