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振荣:在脱贫攻坚一线历练优秀年轻干部

2018-12-01 09:19:58 来源:临汾新闻网  

优选精育 严管厚爱

在脱贫攻坚一线历练优秀年轻干部

张振荣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大力发现储备年轻干部,注重在基层一线和困难艰苦的地方培养锻炼年轻干部,源源不断选拔使用经过实践考验的优秀年轻干部。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优秀年轻干部既要数量充足,又要质量优良。优秀年轻干部是推动党的事业建设接续发展的中流砥柱。大宁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当前,放眼长远,优化完善年轻干部成长链条,为干部队伍注入源头活水、锻造中坚力量。

  一、抓住“选”的基础,以扩大增量的举措,储备年轻干部

  选什么人、不选什么人,事关全局,影响深远。我们着眼现实需要和长远需求,加大源头建设,扩大增量,储备年轻干部。一是及时招录,常态补充。按空编缺额,及时招录补充。近5年,共招录公务员105人,选调生1人。特别是今年,对乡镇空缺的17个编制,全部招满,其中选调生2人,补齐一线空缺,充实基层力量。二是建立“四库一档”,做大基数。共筛选35周岁及以下一般干部245名(含事业),建立“年轻干部库”;对全县900余名干部,按照林业、农业、工业等分成19类,建立“专业化干部库”;以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县派挂职干部为主体,建立“脱贫一线干部库”;单位民主推荐人选118人,建立“科级后备干部库”;以“四库”为基础,择优筛选55名优秀干部建立成长档案,一月一测,一季一考,关注日常工作,记录成长历程,实时跟踪培养,全县形成了“四库一档案”的储备格局。三是“非定向推优”,全域储备。6个乡镇和57个单位通过班子推、群众荐,并经资格审核、部门联审,确定优秀年轻干部118名,进一步补足年轻干部的“蓄水池”。

  二、着力“育”的重心,以拾级而上的步伐,培养年轻干部

  培养年轻干部是系统工程,必须把握规律,强化锻炼,提升技能。我们坚持理想信念、宗旨教育与专业素养综合提升相结合,教育培训与实践训练相结合,为年轻干部成长成才培厚“土壤”,稳固“根系”。一是政治引领拥核心。在县委党校分3期举办科级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轮训班,培训360余人;举办了为期1个月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读书班(主体班次),培训青年干部55人,为干部扣紧理想信念“扣子”。二是多维培训提能力。“走出去”高端培训,在清华、浙大、山西农大,分别举办“领导干部能力提升专题研修班”“乡村振兴与农业农村现代化专题研修班”“有机农业和园艺建设培训班”,培训180余人次,其中45岁以下干部110人;县委书记王金龙等同志带领100余名县乡干部分赴安徽、贵州、河南、山东,长治、大同、忻州等地,学习深化改革、“三基建设”、有机农业先进经验,解放思想,拓宽视野。“请进来”专题培训。邀请专家学者、理论教授来大宁举办政治理论、从严治党、脱贫攻坚、有机农业报告会,培训442人次,其中年轻干部占35%。“送下去”延伸培训。以“流动党校”的方式,在6个乡镇举办党的建设、脱贫攻坚、产业发展专题培训班,培训800余人。三是实践锻炼增本领。以大宁技工新时代讲习所为依托,突出党建引领深化农村改革主线,抽调党校、交通、水利、林业等部门年轻业务骨干,担任讲习所教师,进行农村道路、水利工程建设、造林营林护林实践培训;选派30名年轻干部到乡镇挂职帮助工作,丰富基层工作经验,提高年轻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

  三、突出“管”的重点,以成长成才的关爱,激励年轻干部

  好干部是选出来的,更是管出来的。年轻干部思想解放、创新意识强,为避免年轻干部走弯路、栽跟头,我们从三个层面加强监管,促其成才。一是综合研判,掌握日常情况。出台《在脱贫攻坚中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分析研判的工作办法》,以随机走访、召开座谈会、实地查看等方式,对5个乡镇、20个县直单位班子开展综合分析研判,掌握年轻干部工作状态。二是从严监督,强化日常管理。制定《关于构建全面从严监督管理领导干部新机制的实施办法》,坚持严格“六查”重点管、谈话函询经常管、科级台账即时管、举报受理时时管“四管措施”,以严的标准,促使年轻干部务实笃行、担当作为。三是关心关爱,激发干事热情。出台《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实施办法》《支持干部改革创新合理容错实施办法》《在脱贫攻坚主战场加大关心关爱基层干部力度提升扶贫成效的办法》,从制度层面构建激励机制。同时结合“三基建设”,在完善乡镇“五小”基础上,按照“有便民服务中心、有讲习站、有档案室、有周转房、有餐厅、有公共澡堂、有图书室、有减压放松室、有文体活动室、有文化氛围”的标准建设,变“五小”为“十有”,让基层干部安心、舒心、顺心。特别是我们积极落实容错纠错机制,结合“深化农村改革、振兴乡村经济”,让年轻干部在改革中放下包袱,开足马力,奋勇争先,担当作为。

  四、紧扣“用”的关键,以放手使用的胆识,用好年轻干部

  “为政之道,首在用人”。我们把使用作为对年轻干部最好的培养,对条件成熟的年轻干部不拘一格,放手大胆使用,给位子、压担子,让年轻干部有用武之地、施展舞台。具体做到“三个坚持”:一是坚持政治第一。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选人用人突出政治标准”的要求,用“放大镜”看现实表现,用“望远镜”看长线发展,用“显微镜”看秉性情怀,通过日常谈心谈话、工作督查、组织生活会、理论学习,有原则的接触管他的人、他管的人和同事同学、亲戚朋友等渠道,了解年轻干部政治忠诚、政治定力、政治担当、政治能力、政治自律。二是坚持实绩实干。对照事业需求、班子需要和职位要求,制定《在脱贫攻坚一线选用干部的实施办法》,以实绩定优劣,将脱贫攻坚一线的“骏马”“良驹”提拔使用,去年以来配备乡镇班子成员23人,其中16人来自脱贫攻坚一线(包括2名乡镇挂职干部),占69.6%。使乡镇领导班子平均年龄由37.6岁降到36岁,全日制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比由20.34%提高到40.32%,形成了“优秀干部到脱贫一线去,优秀干部从脱贫一线来”的良性循环机制。三是树立年轻导向。针对我县后备力量不足的现状,勇于打破论资排辈、平衡照顾的习惯思维,大胆使用优秀年轻干部,将4名90后提拔到乡镇副职岗位,填补了90后科级干部的空白。2017年以来,大宁县共调整科级干部140人次,没有收到任何举报,社会反响良好,这是我们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选用干部的结果,在全县树立了重视一线、重视基层、实践实干实效的鲜明导向,更激励了广大年轻干部到脱贫攻坚一线建功立业。

  下一步,围绕年轻干部成长成才,我们一是进一步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利用我县党员教育实践基地,对年轻干部进行党的政治建设教育、党内政治文化教育、党性教育,树立好共产党人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的价值观,夯实政治根基,涵养政治生态,永葆政治本色,把牢政治标准总开关。二是探索年轻干部选用机制。结合机构改革,深入分析研判,坚持人岗相适,拿出一部分岗位供年轻干部轮岗交流,让年轻干部在最佳年龄最佳位置发挥最大作用。三是构建年轻干部交流平台。建立年轻干部交流平台,选择一定岗位,让年轻干部多岗位锻炼,丰富经历,积累经验,提升能力,在艰难险重岗位上担当重任。

  (作者系大宁县委常委、组织部长)


     

责任编辑: 吉政

上一篇: 陈明泽:深化税务改革 服务地方发展

 

下一篇:没有了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