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振国:发挥地方党史资源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优势   

2019-12-22 11:14:43 来源:临汾新闻网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最深层、最根本、最永恒的内容。作为一名地方党史工作者,我认为必须充分发挥地方党史资源在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中的独特优势,对于推动爱国主义教育落细、落小、落实,融入群众生产生活的日常、经常、平常,意义十分重大。

  地方党史资源是我们全面理解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个为什么”的独特教材。“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作为习近平总书记在新中国成立70年之际对全党全国人民提出的时代之问、历史之问和爱国之问。地方党史是中国共产党地方党组织团结带领基层人民群众贯彻落实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进行革命、建设、改革以及地方党组织自身建设发展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不可或缺的关键支撑。“三个为什么”的回答不只是全党层面、全国层面的宏大叙事,一城、一地、一部门、一单位党的组织、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奋斗历程,同样也为我们理解把握“三个为什么”提供了独特的接地气、可感知的素材,这种素材以微观样本的形态折射出中国共产党近百年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和主流本质。正是通过这种宏大叙事和微观样本的比照印证,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与基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日常生产生活才得以紧密结合、互相交融,地方党史资源作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不可或缺的独特教材,其作用也由此彰显。

  地方党史资源是我们自觉铭记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鲜活载体。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要求,要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和全体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地方党史资源作为我们党领导人民在地方特别是基层开展的伟大社会革命和伟大自我革命成果,随着时间的流逝,以物质载体和精神财富传承至今。物质载体主要体现为重大事件遗址、重要事件发生地、重要人物故居、重要实物见证、重要人物见证、重要文献记载等,精神财富多表现为制度建设、文化传承、教训警示、习惯养成、口口相传、成风化俗等形式。当前,地方上绝大多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都与地方党史资源密不可分,绝大多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主题都是围绕地方党组织领导当地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的奋斗历程来展开的,都是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参与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地方实践中的发展成果、先进事迹或者典型案例的公开宣传,都是革命先辈、英雄模范或者先进典型、先进人物精神风貌的集中展示。饮水思源不忘本,树高千尺总有根。牢记红色政权是从哪里来的、新中国是怎么建立起来的,倍加珍惜并坚持完善发展我们党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制度优势,是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内容。地方党史资源是见证红色政权从战争中走来、新中国从一穷二白烂摊子基础上建起的鲜活载体,我们唯有经常回忆、深入思索,自觉体悟其中蕴含的我们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最深沉的爱国之情、最坚定的强国之志和实践报国之行方可建立在最坚实的根基之上。

  地方党史资源是我们广泛深入开展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的天然精神纽带。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是全民教育,必须突出教育的群众性,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必须要有情感、有深度、有温度,厚植家国情怀,把基本要求和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把全面覆盖和突出重点结合起来,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地方党史作为群众身边的历史,地方党史资源作为群众亲自参与或者直接感受到的历史资源,是与群众最近且有着天然亲近感的爱国主义教育精神纽带。认真学习《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可以发现,情感、转化、自觉、传承、情怀、责任、担当等是关键词,也是高频词。爱国主义教育是思想的洗礼,也是精神的熏陶。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更为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潜移默化、固本培元、凝心铸魂、虚功实做、久久为功的规律和导向。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用身边的先进典型带动身边的人,理应充分发挥地方党史资源中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等以现身说法的独特作用,让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在聆听前辈的亲身经历、家国情怀中感悟坚定信仰爱国主义精神的强大力量,进而引导人们自我宣传、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觉传承,汇聚起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最强中国力量。

  (作者单位:中共临汾市委党校


     

责任编辑:畅任杰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