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静:适应形势发展需要 培养高素质青年队伍

2020-12-19 09:31:07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是社会生活中富有创造性的群体,是企业中促进安全生产和经营管理的一支生力军。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推进和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社会意识形态发生了显著变化,青年职工的思想状况呈现出多样化发展的态势,其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心理特征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如何适应新形势,探索新方法,加强青年职工的思想教育工作,培养一支与企业和社会现代化发展要求相适应的高素质青年队伍,已成为企业必须深刻认识并亟待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强化共青团队伍建设,提升企业青年工作的战斗力,是做好企业青年职工思想工作的前提

  团干部理论水平、政治素质、工作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团组织工作的成效。团干部只有不断加强自我修养,提高理论水平,不断充实自我,完善自我,才能更有效地影响和带动企业青年职工在岗位上建功立业。一是要有过硬的政治素质,要善于运用科学理论指导实际工作,并善于观察和分析问题,把握事物本质,自觉地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二是要有良好的品格。“己身不正,焉能正人”。团干部要有优良的品质和崇高的情操,要注重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去感染人、感召人,用自己的真诚和热情来团结人、凝聚人,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通过心灵的沟通和真诚的服务,真正成为值得青年职工信赖的好朋友;三是努力提高理论文化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要养成求真务实、埋头苦干、艰苦奋斗和开拓进取的作风。一切从实际出发,不唯上、不唯书,深入基层,帮助团员青年解决实际问题,不做表面文章,不搞短期行为。一个团干部如果有广博的学识或某些特长,就能使团员青年对其产生较强的信赖感、敬佩感,从而增加共青团工作的效果。相反,一个孤陋寡闻、没有真知灼见的团干部,做团工作往往脆弱无力缺乏真正的影响力;四是有适合共青团工作的外向型性格。共青团干部一定要培养适合共青团工作的性格,努力克服和发现自身性格中某些不适合工作的缺陷,力求完善。只有这样,才能得到青工的喜爱和欢迎,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影响力。

  二、抓住青工特点,创新思想教育方式,是做好企业青年职工思想工作的基础

  市场经济条件下,相对单纯、灌输型的教育方式,已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首先,教育形式要采取引导、约束、激励等多种方式。在理想信念方面,要引导青年把个人理想和远大抱负融入到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之中。在法制道德方面,要通过法律和道德约束青年的行为,教育青年做遵纪守法的模范。在文化素质方面,通过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的教育,激励青年发愤学习,刻苦钻研,树立提高自身素质的自觉性。二是教育内容要突出重点。若采取“胡子眉毛一把抓”的方法往往效果不佳,要根据不同情况,分层次、分重点地进行针对性教育。三是既要开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寓教于乐,青工喜欢参加的活动,又要充分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在满足其强烈的求知欲望的同时,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要牢固树立服务青年、服务基层的思想,经常到青年职工中去,和他们促膝谈心,交朋友,摸清思想,了解需求,解决实际困难,尽最大可能地为他们提供发展空间。

  三、掌握青工需求,提供健康、和谐的成长舞台,是做好企业青年职工思想工作的关键

  当前,青年职工的思想活跃容易波动,有很强的求知欲,愿意从事与自己的专业特长和专业兴趣相符合的工作。这就要求我们的党团组织把握企业青年的根本需求和心理特点,坚持以人为本,结合青年实际特点,关心青年的热点问题和现实需要,努力做到勤沟通、多理解、多尊重,真心、诚心、用心地为青年解决问题。在工作中,注重青工与各自岗位的匹配,要对各岗位进行详细的岗位分析,了解岗位实际特点,对青年职工进行必要的培训与试用,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岗位的动态调整,给每名青年员工实现抱负理想和成长的机会、参与管理决策的机会,合理授权。同时,要大力培养、发掘、宣传各层面、各条线上的优秀青年和青年群体,大力宣传青年突击队、青年岗位能手、青年标兵等先进事迹,用同龄人教育同龄人,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以他们为楷模,激励更多的青年员工在改革与发展大潮中展示青春的风采。

  四、围绕中心,完善体制机制,是做好企业青年职工思想工作的保证

  生产经营是企业的重心,企业青年职工的思想工作只有全方位地渗透到企业的生产经营中去,才会有更广阔的活动空间。青年是创新的主体,青年是把创新观念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最快的群体。企业要积极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氛围,不断健全和完善青年人才的选拔、举荐机制。要推行和完善公开考核、招聘、竞争上岗等措施办法,广泛搭建青年人才成长平台,使想干事的有机会、肯干事的受尊敬、能干事的有舞台、干成事的有位置;要坚持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经济利益与政治荣誉的双重奖励作用,引导青年职工立足岗位、建功立业;要根据企业不同时期的工作特点,制定切合企业实际、符合企业需要、适合青年职工成长的教育培训计划,教育引导他们时时学习、处处学习,从而实现自身的全面协调发展。

  (作者单位:太钢集团临汾钢铁有限公司)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