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四届九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努力实现高质量高速度发展,确保‘十四五’转型出雏型开好局,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站在新征程的新起点上,面对新发展阶段的新任务新挑战,我们必须继续用足用好改革这个关键一招,聚焦基础性和具有重大牵引作用的改革举措,加强制度创新充分联动和衔接配套,全面提升改革综合效能,为推进临汾经济高质量高速度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一、提升改革综合效能是实现高质量高速度转型发展的根本要求
近年来,市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按照省委“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要求,创新提出“一三四三”工作思路,以改革促转型,向改革要动力,用改革蹚新路,着力破解制约转型发展的体制性、结构性、素质性矛盾,一体谋划推进各项重大改革,攻克了许多长期攻不破的堡垒,解决了许多长期解决不了的难题,办成了许多长期办不成的大事,推动临汾高质量转型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市委四届九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临汾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到二〇三五年,同步全国、全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要达到这个目标,就必须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基础上的高速度增长。当前疫情影响严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内外环境也更加复杂多变,要实现高质量高速度发展尤为艰难。
困难挑战越大,越要深化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内生发展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深改委十六次、十七次会议上强调“当前形势下,构建新发展格局面临不少新情况新问题,要善于运用改革思维和改革办法,统筹考虑短期应对和中长期发展,既要在战略上布好局,也要在关键处落好子”“要把深化改革攻坚同促进制度集成结合起来,聚焦基础性和具有重大牵引作用的改革举措,加强制度创新充分联动和衔接配套,提升改革综合效能”。这就为我们推动新发展阶段改革取得更大突破指明了努力方向,只有继续发挥改革的突破和先导作用,依靠改革应对变局、开拓新局,在改革中破除体制积弊、激发创新活力,才能在当前的复杂形势下蹚出一条高质量高速度发展的新路来。
全面深化改革历经前期的夯基垒台、立柱架梁,中期的全面推进、积厚成势,已经进入加强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新阶段。站在新起点上推动更深层次改革,更需强调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把深化改革攻坚同促进制度集成结合起来,进一步提升改革整体效能。要在集成上下功夫,充分考虑各项改革举措之间的关联性、耦合性,努力做到眼前和长远相统筹、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渐进和突破相衔接。要聚焦基础性和具有重大牵引作用的改革举措,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在改革成效上相得益彰,推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提高制度运行效率,使制度因素在整合资源配置、维系各类经济主体合作关系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充分释放制度自身的活力,为高质量高速度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源泉。
二、提升改革综合效能要围绕高质量高速度发展目标任务战略定位重塑全面转型体制机制新优势
市委四届九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立足新发展阶段,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提出了我市到二〇三五年与全国、全省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作用充分发挥的远景目标,确定了“十四五”时期以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为引领,打造装备制造集聚区、文旅融合示范区、生态环保提质区、宜居宜业品质区、营商环境优势区、开放联动新枢纽的“五区一枢纽”战略定位,部署了今年经济工作的十大任务并做出了一系列变革性、牵引性、标志性重大举措安排,为我们做好今年和“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经济工作都提供了基本遵循。要将市委擘画的宏伟蓝图变成生动的临汾实践,我们必须在巩固深化已有改革成果的基础上,按照市委“一三四三”工作思路,围绕高质量高速度发展目标任务战略定位,提升改革综合效能,重塑全面转型体制机制新优势。
一是要全力推进以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为统领的综合配套改革,为高质量高速度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支撑。着眼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中心城市和晋南区域中心城市的战略定位,把握我市正处于城镇化规模质量双提升的关键阶段,着力推进行政区划调整、城市建设与管理体制、城乡要素配置机制、区域融合发展机制、开放型经济体制等一系列体制机制改革,不断完善城市功能,统筹城乡融合发展,加大对外开放力度,构筑城市发展新框架,彰显联动枢纽新优势,创造高品质生产生活新空间。
二是要加快推进以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为核心的综合配套改革,为高质量高速度发展提供有效的力量支撑。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着眼装备制造集聚区、文旅融合示范区的定位,重点推进开发区改革创新、国资国企改革、打造一流创新生态、促进需求牵引与供给创造有机结合、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文旅融合发展等重大改革,推动科技、人才、资金等要素向实体经济汇聚,加快构建高质量转型发展的绿色现代产业体系,形成振兴实体经济的强大力量。
三是要坚持推进以绿色发展为导向的综合配套改革,为高质量高速度发展提供有力的生态支撑。围绕生态环保提质区的目标定位,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紧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重大机遇,重点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制度、资源高效利用制度、生态保护和修复制度、绿色发展体制机制、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等重大改革,加快构建完善的生态环保示范体系、生态产业示范有力保障体系和生态人居示范体系,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临汾。
四是要全面推进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为根本的综合配套改革,为高质量高速度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支撑。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围绕打造营商环境优势区的目标,树牢“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就是竞争力”的意识,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对标国际国内一流标准,创新体制机制、强化协同联动、完善法治保障,着力提升政务服务能力和水平,重点推进营造支持非公有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制度环境、财税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治理效能等重大改革,全面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为经济发展积蓄内生力量。
三、提升改革综合效能要协同集成推进
实现高质量高速度发展不仅需要抓住牵引性标志性重大改革,还需要准确把握改革着力点的阶段性变化,创新改革推进方法,推动政策集成、力量集成、经验集成,加强方案协同、落实协同、效果协同,切实提升改革综合效能,把制度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
一是进一步加强党对改革的统筹领导作用。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深刻领悟全面深化改革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不断提高思维决策水平。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决策部署,善于从全局和战略上把握改革的总体趋势、根本方向,既抓住重点也抓好全面,既抓好当前也抓好长远,统筹考虑战略、战役、战斗层面问题。要加强对改革工作的领导,尤其对关联度高、互为条件的改革试点要统筹协调推进,对领域相近、功能互补的改革任务和改革试点要通过综合配套推动系统集成,发挥好组织、统筹、协调、督促、推动作用。
二是要进一步形成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有机结合的动力机制。创新是牵引和推进改革的动力所在,也是协同配套和系统集成的重要途径。要注重把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有机结合起来,既要注重整体性、全局性改革的创新推进,也要重视发挥基层、群众的首创精神,通过典型经验丰富和推进面上改革,推动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工作再抓实。要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改革评价机制,建立和完善容错纠错机制,最大限度汇聚改革正能量,激励广大党员干部既当改革促进派又当改革实干家,不断把改革蓝图变成生动现实。
三是要进一步汇聚上下同心的改革合力。要集中各方面智慧、凝聚最广泛力量,组建改革智库,打造改革“最强大脑”,为我市改革提供决策参考和智力支持。要完善专班工作机制,建立例会制度、扁平化沟通机制、挂图作战和对账销号制度,确保高质量完成各项目标任务。要建立揭榜挂帅的激励机制,针对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推进开放式创新,进一步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创造性张力和破难攻坚的强大动力。 (作者系市委政策研究室主任)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