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教育、科技、人才工作单独成章、一体部署。省委提出“12个重大问题”,专门对“如何促进教育、科技、人才融合融汇、同向发力,释放1+1+1>3的合力和红利”作出论述和部署。这是深谋远虑的战略设计,是攸关全局的战略安排,为高质量开展人才工作指明了方向。洪洞县以“明目标、谋思路、定举措”为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守正创新,全面实施“137”人才发展思路,打响“才聚槐乡”人才品牌,为全县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提质提速凝聚人才力量、提供智力支撑。
贯穿“1条主线”。洪洞县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主线,以“弘扬爱国奋斗精神 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为引领,通过素能培训、主题宣讲、集中学习、访学进修等方式,突出教育医疗、农业农村、生产服务等重点领域,对全县专家人才开展系统性、专题性学习教育,切实做好专家人才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
强化“3项考核”。实施人才工作专项考核,将人才工作纳入年度目标专项考核体系,对15个乡镇、24家成员单位进行专项考核评价,利用考核“指挥棒”持续夯实人才工作“一把手”工程。做好县委联系专家日常考核,出台考核方案,设定5大项10小项综合考评体系,明确考核对象、细化考核指标、量化工作实绩、强化责任落实,不断提振全县各行业、各系统、各领域专家人才干事创业热情。强化“四名”工作室精准考核,出台考核方案,从申报、选拔、管理、服务、考核等方面组建人才工作闭环机制,将工作室打造成以“高层次人才为引领,中青年人才梯次培养、学科研究成果转化”为一体的人才工作平台。
落地“7件实事”。紧扣发展需要“倾心引才”,立足全县人才需求,适时启动人才回引行动;以乡愁乡情为纽带,落实好“双招双引”协同推进机制,绘制好“洪洞籍在外人才地图”“未来人才周转池”。聚焦高精尖缺“广纳英才”,摸排编制《急需紧缺人才目录》,采取直接考核方式予以引进,全面开辟高层次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围绕提升素能“悉心育才”,制定全年度人才培训工作计划,针对县委联系的高级专家、三晋英才、槐乡人才、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等不同群体,分批次、有重点、多形式开展高质量培训活动,助力人才队伍知识更新、充电蓄能。坚持以用为本“平台容才”,立足“名师名医名匠名家”工作室发展,支持打造一批“覆盖广泛、门类丰富、层次多样”的人才科研创新示范平台;积极鼓励特色产业发展,申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工作站、高级技能人才工作基地”等人才创新创业品牌,发挥重点人才项目在培养集聚人才方面的示范带动作用。紧贴人才需求“暖心留才”,成立人才服务联盟,设置人才服务专门窗口和服务专员,按照“人才网上点单、窗口定向指派、专员接单办理”运行模式,为全县人才提供一站式、便捷式服务保障。做好“双百工程”项目落地“精心用才”,对标对表全市“双千工程”任务清单,继续开展好“双百工程”收官工作,主动对接高校,搭建校地合作“产学研”融合发展平台,利用高校人才、科技优势,促进人才、科技和信息充分交流,实现互惠共赢、协同发展。激发创新活力“环境暖才”,设立“槐乡人才日”,以“才聚槐乡·赋能未来”为活动主题,适时举办大型人才交流现场会,选取代表性企业、高校及来洪洞工作的高层次人才,从人才发展环境上创新发力,为人才强县战略提供有力舆论氛围。
(作者系洪洞县委常委、组织部长)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