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乡宁县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新形势,确立了“围绕产业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探索实行党组织“村企联建”运行模式,搭建产业党建新平台,有效整合党建工作资源,促进村企优势互补,在服务农村和企业发展中走出了一条新路子。
推行支部联建,使村企党组织在农业产业链上紧密对接。按照“产业相近、地域相邻、市场趋同、经济一体”的原则,以产业为纽带将村和驻村企业联合起来建立党组织。为推进旅游、葡萄、核桃等产业的发展,关王庙乡整合大河村、坂尔上村和云丘山旅游开发公司3个支部,组建成立了云丘山村企联合党总支;昌宁镇东廒、西廒、内阳等7个葡萄种植专业村党组织和当地龙头企业戎子酒庄党组织“联建”了昌宁镇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党总支;双鹤乡双凤淹、铁里等4个核桃种植村和双凤祥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联建”了双鹤乡核桃产业园区村企联合党总支。同时,根据从业党员的实际情况,组建产业党小组16个。分别由乡镇党委产业分管领导担任党总支书记,选拔政治素质高、懂市场善经营的党员进入党总支班子,并针对党员个人特长,选出了产业项目信息员、技术员、销售员等。
引导党员联心,使城乡党员先进性在互帮互助中更加凸显。一方面,搭建多元化互助载体。引导村企双方开展多种形式的互帮互助活动,联建企业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开展特困户、留守儿童、贫困党员、大学生等困难群体爱心帮扶活动;联建村有针对性地举办技能培训,为联建企业输送优质员工,提供资源性、配套性服务,实现村企联建和谐共融。另一方面,建立多元化教育管理体系。定期组织党员开展组织生活共过、党性教育共学,设立党员论坛,组织村企党员进行心得体会交流,使村企党员在互帮互助中展现先进性,增强党员意识。
加强人才联姻,使各类人才在农业产业发展中各显其能。拓宽人才培养途径,组织企业专业技术人才,通过集中培训、现场指导等方式,把更多的农村党员、群众,培养成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农民。组织企业生产能手,以办培训班、现场操作、带人实习等方式,培养熟练农业产业工人,为企业解决用工难题;激活人才使用机制,打破村企人才使用界限。在村企之间推行人才相互聘用制度,使各类人才充分发挥作用。如戎子酒庄聘请东廒村部分党员到公司任职,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化解了企业与当地村民之间的矛盾,带动了当地产业发展。
实现产业联动,使村企在结对共建中共同发展。把工业反哺农业、农村服务企业作为村企联建的落脚点。建立产业发展基地,通过结对村企党组织的有效引导,2家企业在12家联建村中设立了产业基地,形成了“基地+农户”的原材料供应模式;科学制订产业发展规划,根据企业产能和市场需要,立足联建村实际,为结对村制订合理的产业发展规划,确保产业发展,农民增收;通过村党组织和企业的共同参与,加快农业集约化生产,培育农业产业工人,有效解决农村土地抛荒与农业企业难以扩张的难题,形成了新的“支部+企业+农户”的经济发展模式,全力引导农民发展致富奔小康。
如今,乡宁县广大村企党员纷纷在产业组织上建功立业,产业在党组织的带动下不断上规模、上台阶,党组织建设与产业发展真正实现了互动双赢,真正起到了“建一个组织、兴一项产业活一地经济、富一方百姓”的作用。
(作者系乡宁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责任编辑:巩鹏
上一篇: 蒲县“四字诀”促干部作风转变
下一篇: 浅谈国有企业党建与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