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农业委员会经作办王晓东:春季大拱棚黄瓜巧管理

2016-03-11 11:08:13 来源:临汾新闻网

春季大拱棚黄瓜巧管理

  临汾新闻网讯 春季是一年蔬菜瓜果生产管理的关键时期,由于春季气候变化较多,生产上要注意防止倒春寒对蔬菜生产的不利影响。因此,广大种植户在春季该如何做好黄瓜的管理等问题,为此,记者采访了市农业委员会经作办副主任、高级农艺师王晓东,他告诉记者:“黄瓜是我市春季蔬菜生产主要的种类之一,近年来,我市栽培面积不断增加,效益也不断提高,主要做好以下栽培技术。”

  培育壮苗

  (1)配制育苗床土育苗床土应用近三年未种过瓜类蔬菜的肥沃园土与腐熟发酵好的猪粪,按3:1比例配制而成,混合均匀后过筛。

  (2)种子处理用55摄氏度温水浸种,不停搅拌,保持15分钟,加入凉水冷却至30摄氏度,浸泡7小时至8小时,用湿布包好,放在30摄氏度左右的地方进行催芽。经过12小时至18小时,2/3以上种子露白时播种。

  (3)播种

  播期:播种育苗后,采用护根育苗:用塑料营养钵、纸袋等护根育苗方法进行育苗。

  育苗:苗床可加地热线或铺马粪等酿热物,并加扣小拱棚,覆盖报纸、草帘等多层保温,防止猝倒病发生,后期要炼苗。

  定植施肥

  (1)整地施肥有机肥料要腐熟,并经过堆混50摄氏度持续6天至7天时间处理。结合整地,每亩施用腐熟有机肥5000公斤至7000公斤,然后深番30厘米整平,按行距60厘米开沟,顺沟施入磷酸二铵100公斤,硫酸钾50公斤,或三元复合肥100公斤。

  (2)棚室消毒及地清除前茬作物残体,在播种或定植前10天至15天扣棚,利用太阳能对土壤高温消毒,每亩棚室用硫磺粉2.3公斤、敌敌畏0.25公斤拌上锯末分堆点燃,然后密闭熏蒸一夜,放风,无味时使用。

  (3)定植方法平整畦面,按大行80厘米小行40厘米开宽15厘米,深约10厘米的浅沟,沟中浇水,将苗按25厘米株距排放好,每亩3300株。排放苗子要南密北稀,并使幼苗子叶方向保持一致。水渗后培土,形成高10厘米的垄。浇足定植水,大、小行一起浇,泅透垄背。4天至5天后在小行浇一次缓苗水,地面不泥后把垄整好。

  (4)铺地膜用幅宽1.4米地膜拉成一垄同长,一端固定,用刀片在每个植株位置东西向划一字形口,将苗从口中掏出,然后拉紧地膜,用土压严。

  田间管理

  (1)温度管理春黄瓜定植后及时盖好地膜及小拱棚,注意保温,晴天白天保持30摄氏度至32摄氏度,夜间控制在18摄氏度至20摄氏度,促进快速缓苗。缓苗后采取“四级变温”管理。其具体温度指标是上午8点至下午2点为20摄氏度至30摄氏度,下竿点到4点为18摄氏度至22摄氏度;前半夜15摄氏度至18摄氏度,后半夜13摄氏度至15摄氏度。

  (2)光照管理定植前应加上新的棚膜,注意定期清扫薄膜上的灰尘。

  (3)水分管理浇足定植水和缓苗水以后,不是特别干旱一般不再浇水。等到第1条反应座住后再开始浇水。进入盛瓜期和高温期应增加浇水次数,浇水要均匀,经常保持土壤湿润。浇水禁止大水漫灌及阴天、傍晚浇水。

  (4)追肥管理根瓜座住后结合浇水,开沟追施肥料,也可随水施入。每隔一水追一次肥,一般10天左右追一次。每次每亩施用尿素5公斤,或硫酸铵10公斤至15公斤,每亩可加50公斤饼肥或三元复合肥30公斤,结瓜盛期可结合浇水追施2次至3次速效钾肥,每次每亩施硫酸钾10公斤至15公斤,还可以进行根外追肥,采用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或0.5%的尿素溶液叶面喷施,每7天至10天一次。

  (5)空气湿度管理空气湿度应控制在70%以下,在降低空气湿度时,要保持较高土壤含水量,结瓜期土壤湿度以85%至95%较为有利。在栽培前期温度高,通风量要大。栽培后期因温度低,放风量小,要注意减少浇水次数,采用膜下暗灌或软管滴灌,行间可铺秸秆减少蒸发。

  (6)植株调整甩蔓后及时采用尼龙绳披吊蔓,当反应蔓长到2米左右时落蔓,前排低,后排高,充分见光。

  记者 杨文婷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