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如何更好地履行检察监督职能

2013-12-14 09:28:22 来源:临汾新闻网

在如今新媒体时代互联网的普及,信息的传播速度和传播范围都极其惊人,这使得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和喜好,自主编辑发布信息。一方面它使得信息传播快速、广泛,这有助于公众更好地参与社会事务;另一方面它也将行政、立法、司法以及一切社会性的决策和实施过程更加的透明化,公开化。毫无疑问,新媒体时代是一个前所未有的人人参与、人人监督时代,但同时它也是一把“双刃剑”,信息传播的不确定性和不可控性也可能会损害司法公正。因此,新时代我们检察机关一方面要加强自身队伍建设,提高自身执法办案的水平,另一方面也要建立完善的涉检舆情处置机制。

一、新媒体时代我们检察机关所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一)观念落后,重视不够。对新媒体时代网络舆情的观念落后,认识错位,没有意识到当今网络的强大力量,对网络舆情重视不够,对负面信息的危害估计不足,认识不到网上的小问题可能引起大风波,存在麻痹大意的现象,没有意识到网络媒体的传播的广泛性。

(二)方法过时,处理不当。新媒体时代一大特点就是公开化和透明化,简单的封、堵、盖、删对处理事情于事无补,不当的处理方式反而引发媒体的质疑和炒作,引发信任危机。

(三)人才缺乏,制度不全。新形势下我们应对网络舆情的手段依然相对落后,没有发言人制度,没有舆论引导宣传人员,制度也比较滞后,没有建立一套网络舆情预警机制,没有形成风险评估、舆情监控、应急响应、事件处置及后续跟踪等一套长效的工作机制。

二、新媒体时代检察机关的工作思路社会和谐稳定是民生之本,如何在新媒体时代快速发现矛盾,及时掌握舆情动向是我们检察机关新时期所必须具备的工作能力。新形势下我们检察机关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熟悉新兴媒体,更新现有观念,改革工作方式,改进工作思路,与媒体良性沟通,更好地履行自己的检察监督职能。

(一)要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要位置,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检察机关作为党领导下的国家司法机关,不仅担负着保护公民合法权益、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职责,而且还担负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捍卫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使命,能否保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关系到检察事业的兴衰成败。我们检察机关要毫不动摇的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色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确保在大是大非问题上始终做到头脑清醒、立场坚定、旗帜鲜明。要把检察干警的思想政治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来抓,只有保持坚定的政治立场,才能始终做到洁身自好,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树立好检察机关的正面形象。

(二)加强对基层检察干警专业素质的培养。在基层检察机关,由于受执法环境、经济条件等多方面的限制,检察干警特别是年龄偏大的干警对信息技术知识缺乏系统的学习和掌握,对新媒体的认识也不够深刻和全面,缺乏对舆情应有的敏感度。检察机关当前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认真组织检察干警加强信息技术的学习培训,加大新媒体基础知识的普及力度,以适应新时期舆论监督环境的需要,通过学习,要加强检察机关与新兴媒体沟通的能力和水平,对于媒体提出的涉检问题和质疑,检察干警要正面恰当的作出回应,澄清质疑,说明问题。

(三)要努力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是检察工作的工作重点,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关键之举。

在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速度快,范围广,任何一点小事经过放大夸张都有可能变成大事,因此我们检察机关要不断完善以往的群众工作方法,建立维稳预警机制,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及时、恰当、合理的解决群众诉求。检察机关要科学利用新媒体信息量大、影响面广、传播速度快等优势,跟踪社会热点,及时掌握舆情,正确引导舆论。通过建立数字化举报平台,畅通民意表达渠道,运用手机短信、网站、电子邮件、微博举报等新方法,做到准确把握民意,把握民情动向,发现矛盾隐患。

(四)检察机关要深化检务公开,完善社会监督。现代法治理念要求,司法在保持独立性的同时,还应该具有公开性,正义应该是看得见的正义,公民知情权必须保障。

检察机关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互 联网、微博等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开执法权限、执法程序、执法纪律,让人民群众充分了解检察工作。认真开展“检察开放日”活动,要求人民群众到检察机关参观,让人民群众充分了解检察机关的职责、办案流程、执法程序等不涉密的事项和程序,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始终对检察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三、新媒体时代基层检察长应具备的素质能力我国的检察机关管理体制表明,检察长在领导班子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班子中的核心;在基层检察院管理活动中,检察长是基层检察机关的最高管理者,具有最高决策权。因此,作为基层检察长才能如何、素质如何,决定基层检察院队伍建设的方向,决定基层检察院业务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在新媒体时代的新形势下,基层检察长应具备如下四个方面的素质修养:(一)要重视学习,政治过硬。作为基层检察长,要善于从繁忙的事务中抽出时间讲学习,始终在学习方面培养自觉性,不断给自己“充电”。少交际,多读书,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自觉把学习作为一种兴趣和精神需求,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达到学以致用。同时,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对党忠诚。

不仅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和上级党组织保持高度一致,更要模范地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为党分忧,下为民解难,不能阳奉阴违,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打“擦边球”。

(二)要视野开阔,业务精通。基层检察院管理活动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等各方面。作为基层检察院的管理者检察长必须具有广泛的文化知识,应是一个“通才”,具有社会、科学、法律等文化知识。具有社会文化知识,如历史、经济、伦理、心理等学科;具有科学的管理知识,如经济管理,行政管理,管理能力;具有专门的法律知识,特别是专业法律知识,如《刑法》、《刑事诉讼法》、《民法》、《民事诉讼法》等。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视野开阔,思维敏捷,部署工作时能指导到点子上,别人请示工作时能说到点子上,主持会议研究工作时能拍到点子上,妥善处理好各种复杂的问题。业务精通,就是要研究法律理论,提高法律监督能力,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会办案、办大案、攻难案。

(三)要取信于民,树好威信。取信于民就是要走群众路线,建立群众感情,为群众谋福利;要出于公心,工作上敢于管理,善于管理,敢为人先,勇挑重担,勇于担责,坚持原则;要有先进的思想理念,过硬的作风,以能力服人,以事实说话,身传言教,当好群众的代言人,领头兵。基层检察长必须以身作则,带领全院干警弘扬联系群众、一心为民的作风,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公仆意识、节俭意识,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坚持面向基层、面向群众,深入调研,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为民务实清廉,坚决克服高高在上,脱离群众,感情淡漠,与民争利等不良现象。坚持把司法为民的要求化作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具体行动,切实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取信于民,说话有分量,实施见效果,一呼百应,号召力强,从而在群众中提高威信。

(四)要清正廉洁,作出表率。“公生明,廉生威”,“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检察长作为基层带兵人,要严于律己,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首先禁止。特别是在各种诱惑面前,做到不为权利所倾,不为金钱所动,不为美色所惑,自觉地增强抵抗力和免疫力,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坚决抵制说情风、干扰风。不得利用检察权谋个人利益,坚决拒收送钱送物。一个基层院有没有正气,就在于检察长讲不讲正气,一个基层院有没有公平,就在于检察长是否出于公心。

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既要承担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法律监督职能,同时也要接受包括新闻媒体在内的社会各界的广泛监督。如何在新媒体时代更好的履行自身的法律监督职能,一方面需要我们主动的与媒体沟通,借用其强大的传播媒介宣传检察监督的职能和工作,树立好“执法为民、立检为公”的良好形象;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借用媒体广泛听取来自社会各个层面的呼声和意见,把新媒体作为听民声、察民意的重要渠道,通过自我检查,不断强化检察队伍建设,提高基层检察长的领导管理水平,不断开创检察工作的新局面。

(作者系蒲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作者:张临生

责任编辑:巩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