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吕梁山南麓、昕水河畔的大宁县土地上,活跃着一支为社会经济发展保驾护航的法官队伍——大宁县人民法院的干部职工们,他们严格履职尽责,维护社会稳定,支持依法行政,促进社会和谐,立足审判工作实际,提高干警文明素质,为全县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司法保障,用实际行动描绘出一幅幅文明和谐的绚丽画卷。
领导重视 营造创建氛围
大宁法院党组充分认识开展创建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创建工作与审判工作一起研究、一起布置、一起落实、一起考核,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的文明单位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并按照文明单位测评细则,制定创建规划,确定创建重点,完善创建机制。
他们切实加强机关建设,努力营造现代化的司法环境。一是改善基础建设,优化干警工作环境。院领导多方争取资金,新建了法院审判法庭大楼并投入使用,建成数字化审判法庭,安装远程提讯系统、视频会议系统和审判专网,更新安检、监控等维护审判安全设备。建立图书室、阅览室、荣誉室、文体活动室,使法院面貌和司法条件明显改观。二是完善便民设施,倾力营造温馨诉讼服务环境。实行信访立案窗口“一站式”服务。设置导诉台和当事人休息区,配全服务设施,使当事人亲身体会到“被尊重、被理解、被关怀、有尊严”的司法人文氛围;设立诉前调解室,引导当事人正确选择解决纠纷的方式,化解矛盾纠纷;设置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法律法规、案件开庭信息,方便群众诉讼旁听和监督。设立诉讼咨询处,采取电话立案、口头立案、案件速裁、巡回办案等便捷方式,为群众提供便利,减少当事人诉累,去年共巡回办案98件,巡回办案率达31%。三是开展多项活动,打造法院特色文化。通过举办公正司法演讲比赛、征文比赛、书画摄影作品展等,陶冶干警的情操,增强干警队伍的凝聚力。同时,开展了“文明家庭”、“文明干警”、“文明庭室”评比活动,弘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
加强学习 提高队伍素质
打造一支文明高效的团队是无往而不胜的保证。近年来,大宁法院着力加强干警理想信念和法官职业道德教育,先后开展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使干警的思想政治觉悟和党性修养显著提高,宗旨意识明显增强。同时采用集中培训、举办讲座、岗位练兵,组织学术研讨、庭审观摩、优秀裁判文书评比等活动,坚持每周业务学习,每个干警都走上讲台,互教互学,不断提高司法能力和司法水平。鼓励和支持干警参加学历教育和学位教育,重奖取得学历、学位和通过司法考试的干警,调动干警的学习积极性。近3年来,共邀请专家学者授课12次;邀请上级资深法官讲座8次,参加业务培训百余人次。
他们切实加强对干警的廉政教育工作,实施权力风险防控“利剑”工程,从审判执行权、司法行政管理权运行中的各个环节,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实行全员全岗防控,规范司法行为。先后制定和完善了审判流程管理制度、岗位绩效考评制度、值班制度、考勤制度、车辆管理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使各项工作都有章可循、有条不紊,为完成各项审判任务起到了保障作用。
强化职能 突显创建实效
大宁法院真诚接受来自各方的监督,牢固树立“监督就是支持、监督就是爱护、监督就是帮助”的意识,加强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联络,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法院工作,旁听案件审理,认真落实代表、委员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在全县各界聘请了20名执法监督员,民意沟通机制进一步完善,极大地推动了法院工作的有序进行。
该院认真贯彻人民陪审制度,切实加强人民陪审员的管理和使用。去年,人民陪审员共参审各类案件128件,占全部案件的40%,进一步拓展了人民参与司法的渠道。同时,加强信访接待力度,严格执行信访领导值班、领导包案、信访排查机制,建立信访风险评估、接待、办理、终结的工作流程,全年未发生越级上访事件。立足审判工作实际,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维护社会稳定;妥善处理各类民商事纠纷,保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支持依法行政,促进依法治县方略实施;加大执行力度,破解执行难题,维护群众的合法利益;为全县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司法环境。近年来,年均受理案件400余件,结案率达100%。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大宁县法院的各项工作注入了不竭的精神动力,如今,这里的全体干警正满怀豪情、蓄势待发,将以扎实的工作应对困难、以百倍的信心携手攻坚,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继续谱写精神文明建设的新篇章。
(记者 范韶华)
责任编辑:邱睿
上一篇: 洪洞县供电公司:行风建设工作受到好评
下一篇: 蒲县竖起“三面镜子”纠正“四风”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