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制约和协调机制。今年以来,隰县认真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围绕反对“四风”,在连续三年开展“四问四治”纪律作风专项整治活动的基础上,深入开展了以“转作风、带队伍、强责任、促发展”为主题的“作风转变年”活动,通过“37192”五种机制,取得“五新”变化,为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是三书促学助养成。思想教育是转变作风的基础。隰县始终注重作风建设养成教育,为全县各单位统一征订了《党的作风建设学习问答》《党的作风建设读本》,并编印《作风转变年活动手册》,组织各级各单位开展经常性的学习辅导活动。同时结合“主攻玉露香、八年达小康”的发展思路,开展了思想大解放、大讨论活动,在全县上下形成提认识、转观念、改作风、抓落实的浓厚氛围。
二是七本台账明责任。强化责任是转变作风的抓手。隰县结合全市“夯实基础管理、落实工作责任”专项整治活动,建立了七本台账,整理出主要经济社会指标585项、重点项目工程268个、实事好事289件、上级交办任务226件、企业群众请办事项168件、安全隐患111处、信访问题94件,通过明确分管领导、责任人员及完成时限,汇编成册,跟踪督查、持续问效,逐项落实,目前完成率达到了92.3%。
三是一套制度保运转。编织疏密得当的制度笼子是确保作风转变的关键。隰县推广落实了“三单”(机关考勤签到单、请销假审批单、公务外出派遣单)、“两本”(学习笔记本、工作效能日志本)、乡镇“三问”(乡镇干部日问,大学生村 干部周问,村干部、第一副书记月问)及转变作风十项工作纪律,并实行了“四问”责任追究办法,对全县公车统一张贴了标示,出台了管理细则,初步形成了“用制度规范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一套机制。
四是九管齐下强督查。作风建设是一项综合工程,需要党委统筹协调、统一部署,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隰县将“作风转变年”活动明确的四个方面18项内容分解落实到两办、纪检、组织、宣传等9个职能部门,各牵头单位分工协作,形成合力,专门成立了作风纪律暗访、“三公”行为、“五个年”活动等专项督查组,先后开展“五个年”活动专项督查14次,印发督查专报8期,电视通报4次;就工作纪律、大操大办、大吃大喝、公车私用、节庆廉洁等方面开展常态式督查,组织“三公”经费专项审计1次,集中进行信访稳定大调解活动2次。
今年以来全县共查处“庸懒散奢”案件56起。
五是两个平台顺民意。群众满意不满意是作风好坏的试金石。在政风行风评议工作中,隰县坚持开办政风行风广播热线和政风行风面对面电视栏目,连续三年每周行风热线上线一个单位,每季组织一次面对面,搭建起了部门和群众的连心桥。今年录播城乡管理年、梨果提质年活动的政风行风面对面专场节目2场,43个单位在县广播电台同服务对象进行了交流,先后下发整改通知书24份,解决热点、难点问题107个。
隰县通过推行“37192”五种工作机制,有力地促进了全县党员干部的作风转变,推进了各项目标任务的全面落实,在全县营造出了风清气正、共促发展的良好氛围, 呈现出“五新”变化。
一是思想认识有了新提高。“作风转变年”活动开展中,各单位组织形式多样的学习教育活动,如县教科局开展“学习型学校”创建活动,学习笔记适时漂流,相互点评,让广大教育工作者树立自觉学习、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为提升教育教学水平集聚能量;县人社局坚持每天班前政治理论学习雷打不动,开展每月一堂辅导课,强化理论学习,等等。这些活动,有效提升了广大党员干部对作风转变的思想认识。
二是干部作风有了新转变。“作风转变年”活动的扎实开展,有效促进了作风改进,全县干部职工上班迟到、早退、旷工的现象少了,乡镇干部“走读”现象少了;上班时间玩游戏、打牌聊天的现象没有了,想问题的多了,勤于学习的多了,深入基层为民办实事的多了,“敢为人先、艰苦创业、众志成城、决战绝胜”的“隰县滨河路精神”深入人心,“五加二”、“白加黑”、“雨加晴”的工作劲头蔚然成风,全县上下形成了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夜以继日干项目的浓厚氛围。
三是项目工作有了新突破。隰县将“作风转变年”活动贯穿项目建设始终,加大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连续四年开展“项目年”活动,共投入资金305亿、建设项目313个;在今年第三届梨花节招商引资项目签约仪式上,成功签约12个项目,引资129.6亿元。今年确定的88个重点项目中58项必须完成的项目,除因季节和国家政策兑现时间因素外,已开工建设53项,占可开工率的91.4%,完成34项,占完成率的58.6%。在全市前三季度经济社会发展综合排队中,隰县名列第四,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奠定 了坚实的基础。
四是主导产业有了新发展。隰县以“作风转变年”活动强势推进“梨果提质年”活动,纪委监察局全程参与,强化监督,有力促进了梨果产业“六环节”和“四配套”任务的落实。科技局和果业局加大科技培训推广力度,组建专业技术宣讲团,聘请省市知名专家、本地乡土专家深入果园现场宣讲16次,组织村民代表103人赴吉县考察种草项目一次,实施了2万亩果园种草,完成高接换优玉露香2.2万亩,新栽2.4万亩。工商局查找梨果“销”环节问题,积极办理隰县玉露香梨原产地认证。现在,农民仅果品收入人均就达到4000元,梨果产业成为隰县农民群众奔小康的第一主导产业。
五是安全稳定有了新成效。集中开展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交通秩序大整治行动和清剿火患战役等专项行动,检查非煤矿山12处、危险化学品3次,其他行业领域27次,整改安全隐患3条。排查矛盾纠纷、信访案件87件,全部实行了乡镇领导包案,稳控措施,化解31件,使矛盾纠纷在一线化解。15件信访稳定隐患,已有4个问题在初始状态得到化解。全县各项安全指标均在市考核控制线中,安全生产和信访稳定形势稳定好转。
作风连民心,作风定成败,作风建设只有起点、没有终点。隰县将在今后工作中,紧紧围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的各项任务,立足长远、大胆创新,狠抓干部作风建设,着力构建作风转变的长效机制,以干部作风转变的实际成效保障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为努力建成富裕文明、和谐幸福、山川秀美的新隰县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作者系隰县县委常委、纪委书记 亢大勇)
责任编辑:巩鹏
上一篇: 浅谈人民法院的职能定位
下一篇: 贾成奎:尊重民族伟人就是树立民族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