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命相求的低保痛在哪里?

2014-05-11 20:15:18 来源:临汾新闻网

邵阳市委外宣办刚刚通报,针对媒体报道武冈市晏田乡邓元姣死亡一事,5月9日晚,武冈市委决定,免去何雪峰晏田乡党委书记职务,并立案调查。(5月10日《新京报》)

《新京报》此前报道,半年来多次申请每月100余元的农村低保却因儿子超生被拒后,2014年4月18日,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瘫痪病人邓元姣,被家属送至武冈市纪委信访办,后被乡村干部接到晏田乡人民政府,在乡政府办公室打地铺接连躺过3晚70多个小时后,57岁的邓元姣在乡政府办公室头部不明原因受伤出血,送武冈市人民医院确诊“特重型颅脑损伤”,进行开颅手术后病情恶化,4月23日凌晨经抢救无效死亡。

农村低保即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是一项带有救助性质的惠民政策。2003年以来,在城市低保制度取得重大突破后,民政部开始重新部署农村低保制度的建设工作,很多农村特困居民为此受益。

然而,农村低保制度自实施以来,也始终伴随着各类上访不断。主要诉求不外乎该吃低保的没有吃上,不该吃的反而享受了低保待遇。为此,一些基层还别出心裁地推出一些所谓的“最公平”的低保办法:村民轮流吃低保。还有一些地方为了避免“非议”,实行评议制,由村民投票,选上谁就让谁来吃低保。

因为并没有具体的标准,而且基层还有名额一说,所以在执行起来也很难做到真正的公平。但无论如何,国家实施低保政策的初衷却是明确的,最低生活保障”首先包含着生存的保障,即让人有饭吃,这是底线。

反观武冈市邓元姣一事,她自己是半身瘫痪,家庭也很困难,理应享受低保照顾,但基层干部却以超生为由对她的低保申请不予办理,不合情也不合理。

并不是说因闹出了人命就要狠打谁的板子,作为基层惠民政策的执行者应该分清是非,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体现爱民情怀。

换句话说,对于这样的家庭,地方政府理应提前介入,主动积极办理低保,并给予生活上的一些帮助,这才是国家实行低保的根本宗旨。当邓元姣以死相求办理低保之时,地方政府的办事人员已经偏离了国家政策的利好初衷,存在严重的渎职行为。

邓元娇一事痛在为了低保以命相求,更痛在个别基层干部推诿冷漠、无视群众。当下,各级各部门正在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而群众路线就是要我们坚持以人为本、人民至上,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就是要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

(文/梁新红)

责任编辑:邱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