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家住府城村新区的李女士一行人满怀怨气地来到安泽县府城镇党建联动中心,反映因小区附近建筑工队占道施工,阻碍群众出行的问题,要求尽快给予解决。接到群众诉求后,工作人员立即上报县党建联动服务中心,随即联动机制启动,在县联动中心会同住建部门的协调下,建筑工队拆除了占道围栏,给当地居民让出了足够宽的道路。不到24个小时,就解决了一起群众反映强烈的合理诉求。李女士事后感慨地说:“从前老百姓办事磨破嘴、跑断腿,现在只要到服务大厅反映,很快就能解决。”近年来,安泽县创新实施“311”党建联动服务体系,将服务的大门向百姓敞开,把党员干部推向了服务群众的最前沿,为群众“找政府”和干部搞服务搭建了互动平台,实现了服务群众的精细化、无缝隙、全覆盖,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指数。
“三级联动”——联系服务群众,走完最后一公里
安泽县在构建“311”服务体系中,在县、乡、村三级建立了党建联动服务中心,统一硬件设施、统一服务标准、统一制度流程,整合资源组建了三级联动的服务队伍,将各种社会事务、便民服务项目全部纳入大厅集中受理,为群众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项目,打造了一个党委、政府服务群众的窗口,实现了“一个窗口对外、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公”,形成了县、乡、村三级联动的服务管理格局。
去年7月,安泽县降水量达到425.3毫米,为近10年来的最高纪录。面对异常严峻的防汛形势,县党建联动领导组紧急部署,迅速调度县乡村三级1000余名干部下沉值守在防汛一线,分片包干、联动防守。在一个多月的防汛救灾中,乡村两级干部和网格长一马当先、冲锋在前,坚持开展全天候、地毯式隐患排查,做到了村不漏户、户不漏人,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采取措施,共排查7851户、26083人次、危房危窑1546间,转移安置灾民1571人,排除险情100余处,确保了受灾群众无一伤亡,最大限度降低了群众财产损失。
安泽县在探索实施“311”服务体系中,将服务延伸到群众家门口,将干部推向服务群众的“第一现场”,真正形成了“党委总揽、政府负责、部门联动、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服务群众大平台,让联系服务群众,走完最后一公里。
“一网一格”——为群众提供全天候、精细化服务
去年雨季,家住安泽县和川镇石人坪自然村的张先生在安泽党建联动服务网上留言,反映该村道路泥泞难走,请求当地政府给予铺设水泥路。接到诉求后,县党建联动服务中心及时协调镇、村两级干部进行专题研究。经当地镇党委、政府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去年10月底,该村水泥路铺设工程告竣,彻底解决了该村村民出行难题。
该县将基层党建网、阳光农廉网、平安创建网,以及相关单位的网络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建立安泽党建联动服务网,开通了党建动态、本领提升、涉农政策、党务公开、诉求直达、以案说法等28个服务群众的实用栏目,将群众关注度较高的内容全部公开。目前,只要是有网络的地方,群众都可以随时上网查看资料,了解信息、反映诉求,为群众提供了“全天候不下班”的全面服务。
今年1月6日中午12时,安泽县党建联动服务中心电话铃声突然响起。当工作人员接起听筒时,耳边传来一阵急促的话语:“报告联动中心,我是清华园社区网格长赵绘,在县中医院家属楼18层楼顶,有人准备跳楼自杀。”险情就是命令。安泽县党建联动服务中心立即启动联动机制,并派工作人员迅速赶赴现场进行处置。在社区中心、人社局、住建局、派出所等单位共同协调下,首先安抚稳定了当事人田某的情绪,随后经过数小时的劝解,田某终于放弃轻生念头,避免了一场悲剧的发生。
“一格”,就是在社区和农村实行网格化管理。该县将全县划分为323个网格,其中,10个社区网格,313个农村网格,每个网格内都设有党小组、网格长和信息员。网格内全部推行精细化、规范化管理,将管理内容细化到具体的人和物,并统一为网格长配备了3G终端手机,方便及时上传辖区民情信息,做到底子清、情况明、反应快,实现了人在格中、事在网中、矛盾和诉求解决在联动中。府城镇高壁村第一网格长张雪生深有感触地告诉笔者:“县上给我们配备了3G手机,我们把自己的电话、服务范围等便民信息公布出来,群众有啥事不方便,都会给我打电话,我及时解决。平时,我经常走家入户,了解情况、掌握信息、为群众帮个小忙,遇到难以处理的,再向村里反映,做到家事不出格,小事不出村。”
“双引领、双服务”——帮民致富的有效载体
走进安泽县杜村乡东唐村,一个规划有序、村容整洁、环境优美的村庄映入眼帘,文明新风扑面而来。近年来,东唐村党员干部率先出资,牵头领办了4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核桃种植1000亩,存栏肉鸭4.5万只、存栏肉牛450头,发展春秋蔬菜大棚34个,2013年,全村农民纯收入达9600元。
可以说,东唐村是安泽县创新实践“311”服务体系、扎实开展“双引领、双服务”活动,掀起党员引领群众创业致富新高潮的一个缩影。
本着“引领就是发展,引领就是服务”的理念,该县把“311”党建联动服务体系与产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从群众“盼致富、少门路、缺服务”的实际情况出发,作为“311”的一项制度,在全县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中开展了“支部引领产业,走特色化之路;党员引领创业,走合作发展之路;机关服务转型,提升科学发展能力;干部服务群众,提升构建和谐社会能力”为主要内容的“双引领、双服务”主题活动,引导党员干部真正扑下身子,解民忧、帮民难、带民富。
活动开展以来,全县各级基层组织,积极自筹资金、选取项目,纷纷加入创业行列。县上适时出台政策,每年拿出2000万元资金实施“双千万”惠农工程,以奖代补推进农业产业化、引领新农村建设。荀乡大地党员引领创业致富热潮迭起,冀氏镇党委书记张俊生率先示范,种植大棚蔬菜,带动全镇发展春秋蔬菜大棚100余个。桑曲村近年来通过创办盛强养鸡等多个合作社,积极发展蛋鸡养殖,让部分群众日渐富裕起来。去年该村党支部又把目光瞄准了双孢菇产业,实验种植获得成功,预计正式投产后,每个大棚可获利两万元。借助“双引领、双服务”活动的强劲推动力,安泽县确立了“一村一品”专业村27个,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326个,全面加快了有机玉米、道地连翘、优质核桃、畜禽养殖规模化、生态化、品牌化发展。
截至目前,利用“311”服务平台,全县共接待群众诉求10166件16259人次,其中调解民事纠纷1212件2312人次,政策咨询类2070件2325人次,便民服务类6884件11622人次,有效解决了府城镇神南村因修建大桥造成的道路损坏、府城镇400多户村民购买不合格化肥、马壁乡张峰水库淹没区玉米抢收、县城伦虎焦油厂搬迁等多起容易引起集体上访的群体性事件,同时,也解决了一大批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具体问题,全县信访量连续三年持续下降。如今,随着安泽县“三级中心、一网一格”党建联动服务体系的充实和完善,越来越多的群众通过“三级中心、一网一格”这个大平台解决了难题,得到了实惠,达到了“事有人管、事要解决、人要幸福”的目的。
通讯员 苏晓峰 高凌飞
责任编辑:秦芳媛
上一篇: 扎实履职 凝心聚力 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人民政协工作
下一篇: 践行“三严三实”做好人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