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层层选拔出来大学生“村官”,走上工作岗位后,如何尽快完成角色转换,当好一名合格的大学生村干部,笔者从以下三方面作了探讨:
一、立足成长、成才,强化“三个意识”
一是要强化学习意识,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学习是大学生村干部提高综合素质、做好农村工作的前提和根本,大学生村干部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积极学理论、学业务、学科技、学领导艺术、学沟通技巧,要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向领导学、向群众学,要积极学、主动学、自觉学、结合实际学、带着问题学,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更好地适应农村工作需要,更好地指导工作实践,也为自己今后更好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是要强化扎根意识,真正安心基层。新农村建设需要的是乐于“扎根”农村的大学生“村官”。所谓“扎根”,就是要求大家先当“村民”后当“村官”,要把自己作为农民的一份子,虚心向农民学习,真心与农民交友,尽快从思想、行动上完成角色转换。因此,大学生村干部应当真正安下心来,尽快进入角色,在农村工作的实践中磨炼意志,提高能力,为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三是要强化群众意识,尽快融入群众。只有深入群众,才能了解群众、服务群众。大学生村干部要不断强化群众意识,真心融入群众,与村民保持密切联系,这是他们发挥自身优势、有效开展工作的基本前提。大学生村干部要充分利用在村里的时间,加强与群众的沟通了解,尽快和群众打成一片,并运用自己所学、所知、所能,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做群众的“贴心人”。
四是要强化安全意识,防患于未然。要紧密结合当前全市抓安全、保稳定、促和谐的形势要求,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做到吃的安全、住的安全、行的安全,让家人放心,让组织放心。同时,还要积极协助“两委”班子做好本村安全隐患排查和安全知识宣传工作,做到隐患不在我村中,,事故不在我身边,问题不在我身上。
二、要牢记组织重托,树立“四个形象”
一要树立积极进取、勇于开拓的形象。大学生村干部都是经过层层选拔从众多高校毕业生中脱颖而出的佼佼者,文化素质高,接受新鲜事物能力强,到农村工作后,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振奋精神,敢想敢干、勇往直前,在农村广阔天地里干出一番事业。
二要树立真抓实干、求真务实的形象。在农村工作,无论是想问题,还是办事情,都要始终坚持从实际出发。
要善于做好“结合”文章,自觉把上级的路线方针政策与所任职村的实际结合起来,把所学知识与工作岗位结合起来,把自己的专业特长与所任职村的产业特色结合起来,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不搞纸上谈兵,不搞形式主义, 多作调查研究,做到摸实情、讲实话、办实事。
三要树立乐于吃苦、甘于奉献的形象。农村条件艰苦,农村工作辛苦。
大学生村干部到农村工作,难免会遇到交通不便、条件艰苦等诸多困难,必须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要因此而影响心情、削减激情、衰退热情。要牢固树立奉献农村、服务群众的思想,主动到环境恶劣、条件艰苦的地方磨炼意志、锤炼品格;主动到任务繁重、难度较大的地方锻炼能力、服务群众;主动到群众意见最多、困难最大的地方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在工作中积累经验,增长才干。
四要树立谦虚谨慎、廉洁自律的形象。要严格遵章守纪,树立大学生村干部的良好形象。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要自觉做到不喝酒、不吃请、不收礼、不扰民,不增加农民负担,不利用职权谋私利,不做有损于自身形象的事情,自觉抵制各种不正之风。在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和诱惑面前,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稳得住心神,抗得住诱惑,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自觉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
三、突出管理服务,抓好“五项工作”
一要在思想上重视好。各有关单位要高度重视大学生村干部工作,始终把这项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作为大事来抓,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配合抓,明确专人负责此项工作,真正使大学生村干部工作有人管、管到位、管理好。
二要在职务上安排好。乡镇党委要根据工作的需要和大学生的特长,妥善解决职务问题。是中共党员或预备党员的,要及时做好组织关系接转工作。正式党员,原则上安排担任村党组织副书记或支部委员;预备党员或非中共党员,原则上安排担任村委会主任助理。同时,可考虑实行“一岗双责”,发挥大学生村干部知识结构优势,让大学生村干部兼任各村现代远程教育管理员等职务。
三要在工作上支持好。文凭不等于水平,学历不等于阅历,书本不等于实践。对到村任职的大学生,乡镇、村党组织要落实专人联系指导,认真搞好“传、帮、带”,使大学生村干部尽快找准定位、进入角色、适应岗位,力争在最短时间、最大限度地融入到实际工作中去。
四要在生活上照顾好。要按照有关要求,安排好大学生村干部的食宿问题,提供必要的办公用品,有条件的乡镇提倡集体住宿。同时,要千方百计确保大学生村干部,特别是女同志的人身安全和工作安全,不仅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而且要为他们创造一个时时有人关心、处处有人照顾的人文环境。
五要在管理上服务好。组织部门要参照上级精神,紧密结合各自实际,建立健全激励、管理和培养制度,通过实行月总结、季汇报、半年初评、年终总评等办法,加强跟踪管理与服务,注意培养和宣传典型,不仅让大学生村干部下得去,而且要留得住、干得好、有前途,早日成为我市新农村建设的骨干力量。(作者系浮山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丁向阳)
【责任编辑: 魏中夏】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
上一篇: 试论新时期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