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努力解决民生建设滞后问题

2009-03-20 08:10: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本报评论员


 把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落实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中去,特别要落实到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中去。
 就我市而言,作为山西省的一个经济大市,与不断增长的GDP和财政收入相比,社会事业明显滞后,民生所涉及的教育、卫生、住房、就业、社会保障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都有不少欠账。这些表现在,市区十多年没有新建一所公办中小学,2008年高考达线率只有11%,全省倒数第一;全市没有一所三级甲等医院;市区房价偏高,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滞后;市区没有一个图书馆、博物馆、文化体育中心等。在社会稳定方面,一些领域还存在不少影响和谐稳定的因素,一些群众反映的问题还没有得到及时圆满的解决,协调各方利益关系的工作还不够到位。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就要牢牢把 握以人为本这个科学发展观的核心,重视民生和改善民生,这既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更是各级党委、政府的职责所在。千百年前,中国人就提出了“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天地之间,莫贵于人”,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强调“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等一些朴素的民本思想。所以广大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充分认识到以人为本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
 努力解决民生建设滞后问题,就需要各级党委、政府、领导干部要对当前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有清醒的认识,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满腔热情地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竭尽全力地解决困难群众特别是因为经济下滑陷入困境的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要深入实施“五大惠民工程”,把更多的财政支出向农村倾斜,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求发展、求富裕、求健康、求公平、求安定、求和谐的期待和愿望,尽最大努力改善民 生,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加快和谐发展步伐。
 努力解决民生建设滞后问题,就需要在工作中,顺应人民群众的强烈期盼,真正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切实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加强教育工作者队伍建设,力争通过三至五年的努力,彻底扭转我市教育落后的局面;扎实推进平安建设,加强综合治理,健全防控体系,开展集中整治,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高度重视信访工作,认真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及时排查调处矛盾纠纷。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积极探索、建立健全煤矿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体制机制,把煤矿利润向安全生产、井下矿工、提高当地农民生产生活水平、改善生态环境、发展接替产业和第三产业倾斜,努力建设和谐矿区。
 我们要通过努力解决民生建设滞后问题,使广大人民群众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调动和激发他们投身科学发展的热情和积极性,进一步凝聚民心、聚集民智、动员民力,携起手来同心同德打造临汾更加美好的明天。

 

  【责任编辑: 付基恒】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