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动临汾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中唱响主旋律

2009-03-21 09:58: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二、促进民和,在推进和谐企业创建上有新思路。2007年,临汾在100家非公企业推行了工会主席公选直管改革,通过两年的实践,这项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2009年,各级工会要按照“抓住主线、把握关键,巩固成果、扩大覆盖,因地制宜、稳健推进”的原则,深入开展好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
 “抓住主线、把握关键”就是要紧紧抓住协调劳动关系这条主线,牢牢把握劳动合同、集体合同、职代会三个关键环节,健全和完善和谐劳动关系机制;“巩固成果、扩大覆盖”就是要进一步巩固和扩大非公企业工会主席公选直管成果,以此为龙头,全面带动非公企业参与和谐创建;“因地制宜、稳健推进”就是针对国有、集体企业和大中型企业劳动关系的基础相对较好,而民营企业、中小企业问题相对较多的实际情况,坚持在质和量上同时下工夫,在步骤上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根据企业类型、企业规模,制定创建活动规划,以劳动关系的和谐推动社会的和谐,以劳动关系的稳定保障社会的稳定。
 三、确保民安,在加强群众安全监督管理上有新举措。临汾是一个危重企业多、不安全隐患多的煤焦大市,安全发展是科学发展的首要任务,是压倒一切的当务之急。2009年,全市各级工会组织要把对职工生命安全的维护作为最大的维护,对安全生产的监督作为最大的监督,充分运用好市委、市政府在安全生产监督方面赋予工会的资源和手段,在全市的煤矿等危重行业开展群众安全监督工作,加强三级网络建设,在确保职工群众的生命安全中发挥工会的监督保障作用。实践证明,广大职工群众工作生活在企业生产的第一线,既是安全生产的主力军,也是安全生产最广泛的监督者,他们最了解生产现场的情况,对安全生产最有发言权,工会组织通过健全群众安全监督三级网络,选聘责任心的同志担任安全生产群众监督员,有助于第一时间发现隐患,第一时间制止处理,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为安全生产再加一道警戒线。为此,在群监工作中,我们将把保证职工群众安全生产实施主体的地位作为突破点,对以企业为安全生产责任主体、政府为安全监管责任主体的安全管理体制进行必要的补充和完善,从根本上改变以往单纯依靠少数管理人员抓安全而忽视职工群众主体作用的做法,通过群防群治,打一场安全生产的“人民战争”,使全市的发展建立在安全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安全生产状况持续改善、劳动者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得到切实保障的基础上,真正做到安全依靠群众、安全为了群众、安全成果由群众共享。
 四、改善民生,在帮助下岗失业职工实现再就业上有新建树。面对金融危机造成的企业停产、职工下岗等严峻困难,各级工会要深刻认识到越是金融危机的时候越是工会发挥作用的时候,越是职工弱势的时候越是增强工会凝聚力、增强党的向心力的时候。在这场百年不遇的危机中,各级工会如果能切准脉搏,有效应对,就能化危机为转机,变挑战为机遇,在突破困境中求得“新发展”,在自强自救中谋得“新崛起”。为此,在困难和挑战面前,临汾市总工会将针对就业是民生之本,而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最大的困难就是缺乏一技之长的实际,把帮助下岗失业职工实现再就业作为工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协助党政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中尽职履责,展示作为。一是根据扩大投资、拉动内需的整体规划和重点建设工程的需要,通过调研摸清掌握全市下岗失业人员的技能状况和就业意愿,利用工会的职介网络,面向全省、全国收集就业信息,把下岗失业人员组织起来介绍就业,搞好劳务输出,为下岗职工和用工单位牵好线、搭好桥,进一步拓宽就业门路;二是用好党政赋予的资源和手段,建立职工培训基地,对有创业愿望、创业能力的下岗失业人员,开展适应性培训、创业指导和小额贷款服务,变输血为造血,通过扶植创业创造新岗位,培训提质带动再就业,使每一个有就业能力的人“有班上、有活干、有钱赚”;三是以大型国有骨干企业为龙头,以非公企业为重点,在全市企业发起开展“苦练内功迎挑战,以人为本度时艰”活动,推动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不作经济性裁员,不把职工推向社会,同时,充分发挥工会的桥梁纽带作用,争取银行、金融等部门对困难企业政策、资金上的帮助,使企业顺利度过危机,实现平稳发展,做到和谐社会共建共享。(作者系临汾市总工会主席梁崇太)

 

  【责任编辑: 付基恒】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